超日明三昧经卷下
西晋清信士聂承远 译
离垢目白佛言:何谓勇猛伏三昧?
佛言:譬如转轮王,功祚无量威德巍巍而得自在,于一切法得无尽慧。方之虚空无垢清净,先睹嘉瑞三千佛土,如来形容紫磨金颜,其光方圆,与无数梵亿百那术而为说经,逮成无量行总持门,恒沙百千垓总持行,则具超越圣智,具足多所成就。
又有十事。何谓十?志一切智无所适莫,不住有为不住无为,行普慈心等于众生,行大悲心等若虚空,无弟子念无菩萨想,亦无俗志亦无道意,常以大慧顺化群黎,入一切生亦无所生,现诸佛土不舍法身,等心吾我及与泥洹;是为十事。
不以身口有所言行,心常定安不增不减,现于欲界度诸欲尘,于欲自然亦无所着一切无求,譬如莲华不着尘水;现于色界于色自然无求无望,譬如麻油不与水合,观色无色自察本无亦无所察;现无色界无色自然无后无前,譬如火焰不烧虚空,亦无增损不来不去无去来处;独步三界已越三处,譬如飞鸟飞行虚空无所挂碍;济脱三界各随本志,使疾开解得至大乘。譬如医王持若干药,各随应病而令服食,风寒热病即便疗愈。菩萨如是,以佛法药,疗治淫怒痴病,使无有余,其心清净无形无名。犹如猛健大军之主攻讨恶逆,菩萨如是,以大慈悲开化众生,诸周旋者,闇昧之人,六十二见诸邪狐疑堕罗网者,及九十六诸非正法,皆令发意,自遵六度大慈大悲众行之要,使至大乘。譬如船师御坚牢船,通度往还一切黎庶,各随彼此。菩萨如是,以勇猛伏三昧之定,度脱无数生死之恼,于声闻现随心开化;于缘觉现从本诲授,示现佛身开三道教,或现大法无极之慧大乘深法,无三恶道亦无三乘。譬如幻师于大众中自现身死火烧兽食,众人恐怖各各求哀,大馈遗之欲令复身;知得实多便从地起亦复如故,亦不有死亦无起活。菩萨如是,开化众生生死五道,或发菩萨、或为声闻、或为缘觉、或生天上,忽现泥洹,众人啼哭谓以灭尽,忽现他方;缘觉、声闻亦复如是,谓以灭度,无所复有如大火灭,亦无处所则归本无。菩萨虽现泥洹与法身合,亦无往来,还复示现随众化度,菩萨大士乃达之耳!解知法身,譬如日照现于水中乃至郡国县邑丘聚村落,日殿不行亦不转移,在于人间而明悉至不去不来。菩萨如是,现于三界亦不往返周旋也,度脱一切亦无所度,是为勇猛伏三昧也。
离垢目复白佛言:何谓超日明三昧?
佛言:其明无量,不可譬喻,过于日光。所以者何?日之光明照现在事,人、物、蠕动、百榖药木、诸天龙神,皆因日成普得茂活。日不能照二铁围间,亦不能照人心之本令开达也。但照有形不照无形。超日明三昧,所以胜者何?殊照十方无边无际,三界五道靡不彻畅。菩萨大乘照于声闻、缘觉之乘,九十六径、六十二见邪疑结冥,使心霩然普发道意,业三乘者各得成就,或得生天或得人身,无不普蒙。如忉利天处须弥顶,天帝释宫紫绀宝殿炳然在上,中四天王下四方域,诸天人民饿鬼魇鬼诸神阅叉。超日明三昧亦复如是,心坚不动如须弥山主,化五道天王帝释,化生老病死,疗诸不孝淫怒痴垢使发道意,释小乘志大乘,发意受决得忍受决未发意受决,行六度无极,悉无有妄想不觉受决。超日明三昧甚深甚深!难可称量无有涯底。譬如虚空,假使有人欲量虚空,升合斗斛多少之限,空尚可量尽知其升数,超日明定慧不可称量。譬神足人度空,十里百里千里万里亿里亿万里,无央数亿百那术里,空尚可尽究其边际,超日明定慧殊于彼,无央数亿亿倍而复倍无能限量,造譬喻者所比道明,无远无近无广无狭。
离垢目问世尊曰:大圣嗟叹,当言极广甚大长远,何谓无远无近无广无狭?
佛言:有狭之故因曰有广,有近之故因曰言远,无远无近无广无狭,无可方比。假喻譬之,欲使人解无有边际,如空无际超出其外,微尘无色开入其里;无复计校,引喻了义。至大道慧,无有譬也,过诸声闻缘觉菩萨,乃至无上正真之道正觉,为上为尊为无俦匹为无等伦,自然之法无有作者亦无不造,无来无去虚无自然。晓了一切本无,晓了一切本末,以了诸本,亦无所倚亦无不倚,自然之慧皆别了之。三界自然,三界自然人物自然,人物自然生死自然,生死自然本无自然,本无自然佛道自然,解分别斯一切自然,解分别斯一切自然乃能逮得超日明定,普济三世至无极慧,是为超日明三昧。
于是,有长者女名曰慧施,与五百女人俱来诣佛所前,稽首佛足却坐一面,闻佛说斯超日明定,喜踊无量,前白佛言:我今女身,愿发无上正真道意,欲转女像疾成正觉度脱十方。
有一比丘名曰上度,谓慧施曰:不可以女身得成佛道。所以者何?女人有三事隔、五事碍。何谓三?少制父母;出嫁制夫,不得自由;长大难子;是谓三。何谓五碍?一曰、女人不得作天帝释。所以者何?勇猛少欲乃得为男,杂恶多态故为女人,不得作天帝。二曰、不得作梵天。所以者何?奉清净行无有垢污,修四等心,若遵四禅乃升梵天;淫恣无节故为女人,不得作梵天。三曰、不得作魔天。所以者何?十善具足尊敬三宝,孝奉二亲谦顺长年,乃得魔天;轻慢不顺毁失正教故为女人,不得作魔天。四曰、不得作转轮圣王。所以者何?行菩萨道慈愍群萌,奉养三尊先圣师父,乃得作转轮圣王主四天下,教化人民普行十善,遵崇道德为法王教;慝态八十四,无有净行故为女人,不得作圣帝。五曰、女人不得作佛。所以者何?行菩萨心愍念一切,大慈大悲被大乘铠,消五阴化六衰,广六度,了深慧,行空无相愿,越三脱门,解无我无人无寿无命,晓了本无不起法忍,分别一切如幻如化、如梦如影芭蕉聚沫,野马电焰,水中之月,五处本无无三趣想,乃得成佛。而着色欲情淖态慝,身口意异故为女人,不得作佛。此五事者皆有本末,是为五碍。
时,慧施女报上度曰:各植诸本用获果实,本有男女及报应耶?本有五处释梵魔天转轮圣帝、大道小道乎?
上度答曰:无也。
慧施问曰:设使本无,何因而有?
答曰:因行而成。
慧施报曰:譬如画师治壁板素,和合彩具,因模作像分布彩色,从意则成。五道如是!本无处所随行而成。譬如幻师化作日月、帝释、梵天、转轮圣王、天龙鬼神、人民禽兽,随意则现,慌忽之间则不知处。生死如是!本无所有,从心所行,各各成形。至于如来,无幻无化、无合无散亦无处所,乃至佛耳!所以者何?五戒为人,十善生天,悭堕饿鬼,抵突畜生,恶坠地狱;行四等心,不解空行,生于梵天;倚空求度,散心着空,生无想天;六度无极之想不离三界,畏苦猒身,恶生死难志存泥洹,故堕罗汉;发菩萨意欲度一切,不解本无着佛身相,欲疾得佛,不得善师、不了善权,便中道止得缘觉道。斯之所行、有合有散,则不得成无上正真道也。一切无相,何有男女?
上度又问:以何等德行而成正觉?
慧施报曰:不生色行、不观不空行、不灭色行、不舍执行亦无造行。不生识行、不观不空行、不灭识行,不色生行、不识生行,亦无归行无来无去,永无处所无所住行。不倚三界,不舍五阴不受五阴,不舍俗行不想道行,是为行道得至正觉。不倚四等,不想六度无极之行,不于三脱有所倚行,达空无相无愿之法,乃为菩萨应顺法行不违正觉平等之行。如是,上度!行斯法者,宁有方面处所三界男女乎?
答曰:无也,尚无造者何所成立?
以是之故,吾取佛者有何难耶?取无所取成无所成、觉无所觉无取无舍,乃号为佛。亦无名号,假有字耳!
佛言:善哉善哉!慧施!诚如所云。一切无处随行而成,不合不散不兴不衰,无见无闻、无念无知、无言无说,乃成正觉。
于时,慧施则转女身化成男子,踊在空中,从上来下稽首佛足,得不起法忍。
时,五百女人欣然踊跃,以偈颂曰:
本每自观察,谓男有常种;
强弱各有品,女固不得移。
今日蒙佛恩,乃知无坚固;
五道如幻化,随行而各成。
三界为心造,不了本无谛;
自计有吾我,缚着堕污泥。
譬如捕鱼工,以钩钓取鱼;
非是己所有,自谓我应获。
三界如寄居,四大非我所;
解诸法如梦,则无有取舍。
惟佛见加哀,恩慈垂覆盖;
令转女人身,值超日明定。
得佛成国土,教化诸天人;
众生皆度脱,疾获无上真。
佛告五百女:当如所愿疾获尔志。诸女欣然即成男子。
于是,佛授慧施及五百女决:却后十劫皆当为佛,名曰慧见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世界曰除冥,劫曰光明。佛住百亿万岁说法,恒沙菩萨得不起法忍,一生补处亦复如是,诸阿罗汉不可称计。尔时,人民被服饮食,当如第二忉利天上。
时,诸众会闻佛授决,满百千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无数菩萨得不起法忍,八万比丘漏尽意解,十万天人远尘离垢诸法眼生。地即大动,空中散华其堕如雨,箜篌乐器不鼓自鸣,亿百诸天于虚空中皆叹颂曰:
甚哉深法!难直难闻。伟哉吾等!
宿有余福,今乃值闻,何其快哉!
佛复告慧施:人在世间生死之缚,但用不解深法要故计吾我人,犹如猩猩诱诳以酒,知不能释为人所获。世人若兹,绸缪五阴六衰之患,恒计吾我,不知苦空无我非身,犯则有殃不自抑制,而为三毒五盖所缚,不得解脱反真谛道。如木生火不觉自烧,不了空行计吾我人,亦复如是,自误堕冥入三恶道。譬如剧贼劫抄寇害,自谓健快。俗人着色痛想行识,没溺秽垢罪蔽阴盖,不解大法殊妙深义,有痴恩爱则生为人。十二结缚六十二见,疑网遮罗迷惑诸邪九十六径。研精诸法分别空无,如幻如化如梦芭蕉、野马水月呼声之响,不计吾我。知色自然,痛想行识自然;痛想行识自然,四大自然;四大自然,三界自然;三界自然,泥洹自然;泥洹自然,乃得无所从生法忍,不在生死不处灭度,则应大乘深妙之慧。譬如有人体得重疾欲自疗治,当服顺药反服毒药,谓攻身病害腹伤脏,不即更服除毒之散,寻能杀人悔无所及。学道之士亦复如是!本发道意为菩萨行,奉四等心慈悲喜护,遵行六度而皆有想有所求望,便堕声闻缘觉之乘;假使适成不乐因出,得至大乘踌躇不了,便住中者即堕小乘。譬如庶人之食,如是转轮圣王食之为毒药也。譬如甘露上味是药,多所疗治众人之病。菩萨如是!以大乘法,多所疗治于一切人生老病死淫怒痴厄众想之患。
佛说是时,千天人发无上正真道意,五百天子得不起法忍。
于是,有菩萨名曰慧英。问文殊师利:何谓菩萨博闻多智?
文殊师利答曰:从无央数恒河沙等劫,积累功德不以为猒,闻四等心亦不猒足,修四恩法亦不猒足,行六度无极亦不猒足,空无相无愿亦不猒足,大慈大悲亦不猒足,进五神通亦不猒足,教化众生亦不猒足,为大乘教亦不猒足,现声闻缘觉普化一切亦不猒足,示现泥洹住泥洹中还生死界亦不猒足,不去不来无所不至,譬如虚空无所不至,不出不入无所不达无所不遍,是故名曰博闻多智。不以过去为计数,不以当来有限碍,不以现在有处所。无去来今三世之限,于三涂等无三界想无泥洹念,无道无俗不附不舍,是者乃谓博闻多智。于所闻亦无所闻,于所见亦无所见,于所言亦无所言,于所度亦无所度,是故乃谓博闻多智。
慧英又问:何谓行者?何谓成就?
答曰:发菩萨意行四等心,大慈大悲无极之慧,布施摄人,戒忍精进一心智慧以救众生,行稍渐进,是谓行者;行过于空无相无愿,不见吾我不睹三世,不见泥洹及与生死,是谓成就。
慧英菩萨又问佛言:人生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老病死何所从来?去何所至?色痛想行识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地水火风空,眼耳鼻舌身心本从何所来?去何所至?
佛言:皆无所从来去无所至,缘合则有缘离则灭,如幻如化如画如鼓、如雨如电皆从因缘。有缘有生无缘无对,生死如是,等无有异也。
慧英又问:何谓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因缘合成?
佛言:作人行者则得为人,作天行者则得为天,作地狱行则入地狱,作畜生行则受畜生,作饿鬼行则为饿鬼。无五行则无五道,无五道已则无出入,名曰人本。无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无心意识故无三界,名之人本。未有人物有色无见。何谓有色无见?地色水色火色风色,定者谓地,清者谓水,明者谓火,摄者谓风。天地未然未有三界,是四色者而常自然,无有作者自然动起,惟道能名乃至补处能名。斯者无像之像亦曰心色。阿惟越致见心色,阿惟颜见四色心,如来见未有四色之心本也。于三界中而不然者是为心色,名曰心本,故曰非不然。于菩萨法故曰为然。无心色志三界自然,自然如空乃名曰道。于是诸法无合无散。所以者何?假使合者则人本也,假使散者则生死也。见生死苦、泥洹之乐,则名声闻。处在中间无益一切,名曰缘觉。无合无散不处泥洹不得生死,乃名之曰法身。法身无形普入一切,亦无所入无所不入。
佛说是语时,五千天人得无所从生法忍,无央数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于是,阿难问世尊曰:欲发道意为菩萨者,以何为本?
佛言:当精进不懈分别空慧,欲度一切,不见吾我及与寿命,是则为本。
又复问曰:宁有迟疾?
佛言:亦有亦无。
又问:何谓亦有亦无?
佛言:有者从进不怠,积植功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善权方便,慈悲喜护四恩空行,得致无上正真之道,不从放逸懈慢而得,斯谓有也。无者,道无处所无形无名,譬如虚空,不从造作而可获也。无所造作无心意识,无内无外亦无中间,无取无舍乃应入道,斯谓无所入。所以者何?乃往历劫数难计会,有转轮王名曰自在。王有千子勇猛杰异,国典七宝主四天下,治以正法不加刑罚。尔时有佛,号曰宝妙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时,佛说法,初语亦善、中语亦善、竟语亦善。分别其义微妙具足,净修梵行所演弘普。时,会菩萨无数亿众,声闻缘觉不可称限。
时,转轮王供养侍佛积有年岁,千子宝臣大众翼从,俱诣佛所,稽首足下却一面坐,佛为广说菩萨之行,多所安隐多所救护,于一切人为第一尊。王及诸子宝臣翼从之众,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夙夜精进不敢倦息,供养如来一切所安。于是千子悉于佛前自试功德,各各探策谁前作佛,得上策者余降不如次第作佛,懈怠薄德最当在后。寻如所言各各探策。有一太子最后得策,穷久下第乃得作佛。则时愁戚不能自胜,便自投身如太山崩,吾身云何最后作佛?
佛告之曰:勿得忧戚,道无有限亦无远近,能分别解了空无之慧便在前耳!于时,太子闻佛所说即时踊跃,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得不起法忍,行大慈大悲,解一切法如幻如化影响、如野马、梦芭蕉、水中之月,千人之中第四作佛,号曰释迦文如来、至真、等正觉。其余诸子次第得佛。最后当作佛者名曰楼由。
佛语阿难:欲知尔时转轮圣王者,锭光如来是也。失策太子,便解空无精进不懈,先得佛者则吾是也。其余诸子,斯贤劫中千佛兴者是也。当知斯义,道无远近,解空别妙知自然法乃得佛疾。
尔时,诸会莫不欣然,普发弘愿为菩萨行,五千菩萨逮得不起法忍,万人得柔顺法忍。
于是,日天王与无央数百千天人,来诣佛所稽首佛足下却住一面,前白佛言:以何等行,为日天王行照四天下?何缘为月,照夜除冥?
佛告日王:有四事法得为日王。何谓为四?常喜布施,修身慎行奉戒不犯,又志然灯于佛寺庙,若于父母沙门道人植光明德;是为四。佛时颂曰:
常乐兴布施,奉戒不犯禁;
然灯于佛寺,若于父母前。
好喜佛正典,不诽谤经法;
敬沙门道士,因斯得为日。
身出千光明,普照四天下;
诸窈冥之处,莫不蒙晖曜。
佛告日王:又有十事,为日天王。何谓十?身不杀、盗、淫,口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不恚、嫉、痴;是为十。佛时颂曰:
恭己自摄护,而不杀盗淫;
不两舌恶口,妄言及绮语;
心不怀嫉妒,无瞋恚毒害;
离六十二见,日光照四方。
佛告日王:又有四事,得为月王。何谓为四?布施贫匮,奉持五戒,遵敬三尊,冥设锭光君父师寺;是为四。佛时颂曰:
布施诸贫匮,常奉持五戒;
然灯于佛寺,恭敬侍三宝。
心存念诸善,蠲却世诸恶;
自护身口意,得月光照冥。
于时,日天王白佛言:惟愿大圣,枉屈尊神到宫小食,令诸导御虚空神天皆蒙大恩,闻深妙法悉发道意,所度无量。
时,佛默然已,受其请。日王见佛已许就请,绕佛三匝忽然还宫,办百种食若干甘美,床榻坐具校饰鲜洁,为佛敷座高四千里。于是日王住于宫殿,遥重请佛倾侧悚息,以颂赞曰:
布施于一切,所有无所吝;
亦不望相报,得佛度十方。
智慧如虚空,所化无挂碍;
一切皆蒙恩,时到惟屈尊。
慈心加众生,未曾怀危害;
悲哀未度者,施诲以法宝。
威神照群黎,救脱贫匮路;
惠以七宝财,时到惟屈神。
睹众生迷惑,五道之苦勤;
常以加大哀,慰免诸恐惧。
开化以法教,示道诸不及;
种至空无慧,时到惟屈神。
其光逾日月,威德超须弥;
智慧超虚空,双比不可喻。
日月照众冥,但能成万物;
佛照五道人,悉令获五眼。
虚空尚可度,海水知几滴;
须弥十方地,亦可知斤两。
如来智慧圣,功祚弘巍巍;
无限普超彼,时到愿屈神。
尔时,世尊告大众会:时至悉严,就日王请。则皆受教。佛与大众涌在虚空,至日王宫坐师子之床。众会坐毕,王后太子诸天眷属稽首于地,即以至心供养世尊,手自斟酌百种之膳,饭讫澡毕更取卑床,自坐佛前恭肃听法。
佛告日王:一切三界所受形貌皆从心意,心意无形而有所造随行立身,豪贵贫贱皆归无常,如泡起顷寻复灭坏,一切世间所有如是!当信道德正真可怙,余不可恃,弃捐众行奉行法行。何谓法行?无生之行除诸所生,真谛之行所存殊胜,入道之行无所忘失,布施之行无所荣冀,持戒之行普得诸愿,忍辱之行不乱众人,精进之行未曾动转,一心之行意行常达,智慧之行以圣眼睹,慈心之行忍一切苦,悲心之行等意众生,喜心之行以法开化,护心之行安慰一切,神通之行六通已达,惟空之行无恚害心,消灭之行度诸群黎,四恩之行合聚教人,博闻之行从受成道,不起之行而观自然,道品之行不获有为,本无之行无罪福报,缘起之行了知无明明不可尽,众劳之行解人物自然,诸法之行了空之慧得平等觉,伏魔之行无能倾动,三界之场虽处不堕,师子之行善胜无畏,力无惧行所向无畏;三达之行无有挂碍,一心觉场大智普具,教一切行无所不周;化六十二见行济众生罗网,九十六径诲入一道。
如是日王!菩萨以应斯行则顺道行,以顺道行则应大慈,以顺大慈则应大悲,以顺大悲则应大铠,以顺大铠则师子吼,以师子吼则应化幻,以顺化幻则入五阴,以顺五阴则随时入,以随时入无所不变,以在所变无去无来。度无所度净无所净,明无所明觉无所觉,乃为正觉。
佛告日王:欲达去来今现在事,十方诸佛法身平等,常当信乐分别此义;欲知生死十二因缘从所兴发三趣之患、五盖之覆,当解此义信奉行之;欲了十二部经典之要,开三达教越于三脱至三达智,当解斯义。犹郡国县邑、丘聚村落、百榖草木药果之树,皆因地生。菩萨入斯慧无所不化,皆成立之,至于无上正真之道,声闻缘觉皆依因之。
佛说是时,日天王皇后太子眷属诸天,其心自然皆得不起法忍,十亿天人发无上正真之道。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而立空中,与无央数百千之众释梵四王诸天翼从,而叹颂曰:
天人不解了,从来难计量;
迷惑于五趣,如鱼着钩饵。
三界犹如梦,恍忽不见处;
生者不自觉,为意识所使。
堕于四颠倒,甚可愍哀怜;
自计身有常,不信于道真。
一切从空生,反恶闻空慧;
如人从亲生,更不孝父母。
貙者化为虎,不觉为人时;
寻还害家中,不别其亲疏。
人本从空出,憎无亦如是!
迷乱于阴入,犹醉者裸驰。
貙复变为人,乃识家亲属;
以分别本无,乃解一切空。
空者不念空,空亦不见空;
以达无所生,乃能解自然。
欲求菩萨行,度脱众生类;
当了一切法,自然如化幻。
分别斯慧已!周旋不以难;
则入深妙法,权慧开导人。
佛说是时,无数亿天虚空诸天,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不可计菩萨得不起法忍,佛还维耶离柰氏树园。
尔时,城中有大长者名曰解法,供养先佛无数百千,植众德本不可称限,稽首诸佛礼敬难量,咨受法言,于无上正真之道志不退转,不起法忍出于智慧,所度无极善权所济不可计议,与眷属俱来诣佛所,稽首毕一面坐,叉手白佛:供养世尊得何功德?
佛告长者:奉华散佛,所生端正,衣食自然;烧香气熏,身体香洁名德远闻;其然灯者,天眼明慧不处窈冥;幡彩施者,在在富乐财宝无限;上缯盖者,致得屋宅覆盖不露;音乐倡妓乐佛塔寺,得天耳聦;履屣车乘施者得轻举能飞;一心向佛得知宿命;慈察众生知一切心;以法施与得诸漏尽;以食施与常值法会;以衣施与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灭度后其有供养形像舍利,德皆如是!稍稍顺法,因斯得度无为之道也。
解法长者复白佛言:宁有供养殊过于斯华香、幡盖、妓乐、屣乘、饮食衣服者乎?
佛言:有。
又问:何所是?
佛言:发菩萨意哀念一切,终始之患欲令济度,大慈大悲不猒生死,求诸总持三藏之箧,优深难量无极之慧,平夷三涂导以三宝,分别于空无相无愿,起三脱门得三达智,睹人根本,本无处所因缘而生,观一切法亦无去来,六情自然如水上沫,四谛无谛譬如野马,了本无已乃为正谛,慈悲喜护布施以法,仁爱众生劝益群黎,等利一切,六度无极善权方便,随顺而化不恶生死;又如飞鸟飞行空中乐乎终始,譬如华果苑园流泉戏庐,不违大圣真妙之诲,不畏四魔,降伏众邪六十二见,化发九十六种之道诸径之惑,舍声闻缘觉之行,知无我无人无寿无命,遵修正真无上大道,斯供最胜。
自观己身如幻化耳,十二因缘了无端绪。所以者何?本无有痴缘对而兴,从痴致行;从行致识;从识致名色;从名色致六入;从六入致触;从触致痛;从痛致爱;从爱致取;从取致有;从有致生;从生致死;从死致忧;戚悲感不可意恼。了知本无尚无有痴,何有行识名色六入触痛爱取有生老死忧悲之患?永无有也。诸缘悉除,不住三界不乐泥洹,无大道想无小道想,游生老死。譬如日明不出不入,于世间人有出有入。菩萨如是!开化一切现生三界,说三乘教便现灭度,于一切人见诸生灭,于菩萨法无有生灭。是供养者,最为殊胜、为尊为上,无极无底之供养也。
佛说是时,十万天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解法长者及诸眷属,立不退转不起法忍。
于是调意菩萨白佛言:何谓为调?何谓为宝?佛言:若得骂詈挝捶咒诅,心无有异;毁辱轻慢陵侮唾贱,心无有异;若称誉恭敬宣扬功德,心无有异;若稽首归命跪拜尊敬,心无有异;设以天福转轮圣王爱欲之乐以劝示之,心无有异;假以地狱饿鬼畜生灾怪恐逼,心无有异;知命非常苦空非身示以动之,心无有异;若以声闻缘觉之法用诱进之,心无有异;假以菩萨空无之慧大乘化之,心无有异,是则谓调。
何谓为宝?佛言:发菩萨心欲度一切,斯则宝也;尊敬于佛不随外道,斯即宝也;解经顺教不逆大化,斯即宝也;谦敬众僧有及圣众,斯即宝也;布施一切无所希望,斯即宝也;奉戒慎禁发菩萨愿,斯即宝也;忍辱之力伏意不乱,斯即宝也;精进恪勤修道务本,斯即宝也;一心行定正不邪迷,斯即宝也;智慧幽微不随六情,斯即宝也;善权方便各得其所,斯即宝也;慈心弘普志不纤介,斯即宝也;常怀悲愍矜哀危厄,斯即宝也;安和悦喜不欣不戚,斯即宝也;拥护一切无不救度,斯即宝也;以法施与不道不俗,斯即宝也;抚育众生无所爱恶,斯即宝也;务存长益无所损耗,斯即宝也;等利群黎无偏邪意,斯即宝也;常执谦忠未尝慢恣,斯即宝也;若有骂詈而无结恨,斯即宝也;假使挝捶计若无身,斯即宝也;设使怒害以仁恻报,斯即宝也;如令轻易不念其恶,斯即宝也;解知非身不计吾我,斯即宝也;了一切苦不乐放逸,斯即宝也;物非我有无所眩惑,斯即宝也;舍声闻行不为缘觉,斯即宝也;修尚神化于五至六,斯即宝也;释六十二不堕邪见,斯即宝也;不安泥洹不危生死,斯即宝也;常以大法开化未闻,斯即宝也;为一切人示现法桥救摄诸厄,斯即宝也;解三界空一切自然,斯即宝也。
莲华净菩萨白佛言:何谓菩萨得至净行?
世尊曰:不为爱欲所点污,斯则清净;心常鲜洁不协恚毒,斯则清净;于三界尘无所染碍,斯则清净;不侥灭度不忽生死,斯则清净;不计终始出入无为,斯则清净;常行大慈不舍大哀,斯则清净;无大道想无小道想,斯则清净。
光英菩萨白佛言:何因缘菩萨光曜普照?
佛言:然灯庙寺,学问智慧博综无猒,显授道明令达真伪,遵习圣典十二部经,度诸有海二六牵连,常志大乘消众人患至微妙慧,斯则菩萨光曜普照。
解缚菩萨白佛言:何缘菩萨解一切缚?
佛言:了三处空,于去来今无所想着,三垢则除,分别色空,痛想行识亦复如是!一切本无不着不断,一无所求亦无所舍,是为菩萨解一切缚。
宝事菩萨白佛言:以何为宝?以何为石?
世尊曰:归佛法众不为非法,弃舍诸径九十六种,不乐声闻缘觉之乘常志大道,大慈大悲救济众生五道之惑,是则为宝。十二因缘所见迷谬,不识大法空无之慧,是谓为石。
恩施菩萨白佛言:何谓菩萨施恩众生?
佛言:其未发意者皆令发之,其退转者使不退转,于诸所生使无所起,其未具足至一生补处,是为菩萨恩施一切。
帝天菩萨白佛言:何谓菩萨能化诸天?
佛言:在于欲界现欲无常,譬如人梦示清净行;在于色界为现大慈菩萨之行;在无色界为现深妙之法,无所依倚,不倚欲界、不倚色界、不倚无色界、不倚小乘、不倚大道。是为菩萨能化诸天。
水天菩萨白佛言:何谓菩萨解知本净?
世尊告曰:菩萨了知,一切诸法如幻如化,一切本无。譬如水源,本初清净无有垢浊。所以者何?水滴定住则清如故。以了本无便逮法身。
大导师菩萨白佛言:何谓菩萨为一切导?
世尊告曰:见悭贪者导令布施,放逸者导令护戒,恚怒者导令忍辱,懈废者导令精进,乱意者导令一心,愚冥者导令智慧,其无道心导之大乘,是为菩萨为一切导。
龙施菩萨白佛言:何谓菩萨不惜身命?
世尊告曰:菩萨观世所有非常苦空非身,我不有身身非我有,一切如影因形而现,生死如是从心而成。了一切空皆无所求吾我自然,吾我自然生死自然,生死自然泥洹自然,泥洹自然大道自然,是为菩萨不惜身命。
尔时,梵天白佛言:甚哉法之大也,诚难值遇,从无数劫积行累德,乃仿彿闻音,幸遇大圣得闻斯法。供养菩萨典要妙之化深邃之义,以本屡听解达是法故,使彼人依行立号,其斯闻经为以见佛耳!
听妙慧供奉圣众,济人天路、拔济三趣,使发无上正真道意,体解三脱不废三达,虽未至道其德渐增。如月初生,如师子子无所畏难自在由己,诸天龙神悉卫护之,众魔邪恶自然为伏,所在州城郡国县邑莫不敬重,出入应节十方诸佛威神化祐。
于时,四天王白佛言:快哉甚哉,大圣洪恩现神浊世,令我之等得近安住遇斯妙化。菩萨纯慧如天中天,有人发行入于大海,获如意珠为一切愿,其人欣豫岂可訾量!我等如是,诣于大会瞻戴慈泽,听受甘露菩萨景则,犹入大海得是宝珠,当以宣布显示同志为菩萨行;未曾信乐诸天之众,依福徒类,当令亘然;开心受学,其信乐者倍令坚进而不回转。
佛言:善哉四王!诚如所云,斯大法者难可见闻,若一蹉跌以法永违。于亿千劫未曾值遇。犹如一针堕深大海,反覆求索宁易致乎?
四王白佛:甚难甚难。天中天!
佛言:闻斯要典菩萨深法,而不信乐失不讽受,累劫徼错不可再遭。是故诸人欲得自致在在见佛,闻深妙法疾至无上正真道者,当勤讽玩诵读奉持,散示未闻敷演其义,使蒙法典令人因修,展转相化其福难测。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来充满,若族姓子族姓女供养奉事,于百千劫一切施安,佛灭度后,各各兴塔七宝峙立,上至二十四天,供养幡盖妓乐歌颂亦百千劫,福宁多不?
四王白佛:甚多无极。天中天!不可譬喻。
佛言:其有受斯三昧十法超日明定,六度无极善权方便,福越于彼。所以者何?虽供养侍佛,不如受斯佛之遗典从大圣命,诸行菩萨一切学者皆由深经自致得佛。
于时,慧施白佛言:斯法甚深甚深!若有信乐而不诽谤,知为佛之所护;闻不欣悦,狐疑讥讪不写讽诵,既不自诵并止余人使不遵学,罪难计量,世世自误堕坠三趣,自服毒药复劝他人,自危身命投陷盲冥又危众人。斯大法者众明之元,毁巨就细殃衅难限,生远三宝甘在八处。何谓八处:一曰、边地,二曰、外道,三曰、贫匮,四曰、下贱,五曰、短命,六曰、丑陋,七曰、人所憎恶,八曰、夷人。不解法者其有诽谤,不信不乐大乘之业,归于八恶悔之无及。
佛言:善哉善哉!诚如所云无异。忆念往古无数劫时,发菩萨意,始学之初出家离欲,得为比丘名曰法乐。常好杂句严饰之辞,不志大乘深妙之化,谓为虚伪非佛正典。乃以四阿含而求果证以为雅诲。时有大学信大乘者,名智度无极,讲空无慧深邃无际,久修梵行悉共讽诵,敷陈旨要宣布流美,四辈洽闻。法乐比丘,所在坐上闻诵慧品,辄诽谤之,云非佛教,自共撰合慎勿修学。用因此罪堕大地狱十八囹圄,受殃酷痛弥历年劫。
阿难白佛言:如令佛国劫尽烧坏,水灾荡溢,痛宁息不?
佛言:不得休废。所以者何?若佛土坏徙至他方佛界囹圄。所以者何?斯大法尊,三涂所由,去来今佛之父母也,假使谤讪殃衅不朽。
佛告阿难:欲知尔时法乐比丘不?
答曰:不及。
佛言:则吾身是,用是之故护身口意勿妄诽谤,以堕恶罪酷掠处者悔当何及!
佛告阿难:后来世人,睹有学法为佛弟子,聦达智慧演宣大乘散决疑,网嫉供养者诽谤无知,用憎人故,并毁深经云不足宣。假喻言之,如一父母有十余子,兄弟相憎并谤二亲。如是阿难!当来世人,憎嫉同学诽谤正法,其人受罪不可计量无以为喻。
阿难白佛:假使自觉则悔过者,当云何乎?佛言:其人殃咎转当微轻,虽复获衅速得解脱。故当自省改变心口,无轻妄言也。
佛言阿难:受斯经典持讽读诵,广为人说,颁宣四周福祚难量,诸天、龙、神、犍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悉共拥护学斯经者,诸佛世尊悉共拥护。若猛师子虎狼熊罴,无敢娆者,行步出入常得自在,未曾恶梦。梦中但见佛塔,寂志四辈道士讲经,天龙鬼神皆欲见之,诸佛世尊亦复如是!四大天王帝释梵王皆欲见之,悉共拥护,用乐深法菩萨箧藏超日明尊定故也。佛时颂曰:
学斯经典者,诸天悉敬护;
龙神阿须伦,真陀摩休勒,
迦留罗一切,无敢犯娆者,
十方佛威神,皆共授尊之。
天帝释梵王,诸大神妙天,
虚空持世者,钦渴悉欲见。
卧起常安详,未曾有卒暴;
梦中见塔寺,不睹恶因缘。
体解深经要,常务分别说;
闻者则畅达,不疑于大乘。
无智少福者,不信毁正法;
谓虚自合作,非佛之所说。
以嫉妒学者,并谤弘邪训;
如兄弟相憎,并讪及二亲。
尔时,有菩萨名曰大光,白佛言:何谓为光?何谓为明?
世尊告曰:解了慧明心如虚空,睹见十方去来现在三世之事无所挂碍,远得权智神通已达,坐睹一切众生根源,无有去来因缘之想,不碍四大、不碍铁围大铁围宝山,于地水火风出入无碍。所以者何?地皆空耳,人不解地,地不空者,水不得前,水不出入,以空之故,转相开通,如人体中毛孔九十九万。以神通者不见有身,察之虚空无所挂碍,是谓为光。睹一切心已生未生、有志无志、道心欲心、漏心尽心、无漏之心,悉晓了见而为讲义,各令得所,是谓为明。
说是语时,无数菩萨皆得神通,光明无量普照十方。
佛告阿难:受斯经典,宣示未闻令得流布,众生蒙度以致正真。
阿难白佛言:惟当受持,要者何名此经?
佛言:名超日明三昧,又名十定。佛之决教多所成就,譬如日明遍照四域,百榖药木万物变化皆因成熟。斯定若兹!一切十方五道生死莫自能济,声闻缘觉菩萨大道,皆由斯定而得成济。若千万劫奉行六度而有妄想,不如达斯超日明定,以大慧光照于十方,德逾于彼。
佛说如是!贤者阿难、大菩萨众、诸天龙神、阿须伦等,莫不欢喜,顶戴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