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卷第四
元讲经律论沙门庆吉祥等 奉诏集
《佛印三昧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 译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一卷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异出菩萨本起经》一卷(或无“起”字。)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千佛因缘经》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出《法上录》。)
《贤首经》一卷(亦名《贤首夫人经》。)
乞伏秦沙门圣坚译
《月明菩萨经》一卷(或云《月明童子》,或云《月童男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大周录》中编为重译。云与《月光童子经》同本。升云“误也”。文义全异,今改为单本。)
《心明经》一卷(亦名《心明女梵志饭汴施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七经,蕃本阙。
梵云:阿唎(二合)亚 怛沙 昻怛迦啰 尾忒(二合)弯萨拏 拏麻麻诃衍拏 苏怛啰(二合)
《灭十方冥经》一卷(或云《十方灭冥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此经与蕃本同。
《鹿母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魔逆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二经,蕃本阙。
《德光太子经》一卷(亦名《赖咤和罗所问光德太子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此经与蕃本同。
《大意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坚固女经》一卷(亦名《牢固女经》。)
隋天竺三藏那连耶舍译
《商主天子所问经》一卷(或无“所问”字。)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诸法最上王经》一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右四经,蕃本阙。
上二十经,二十卷同帙。【悲】字号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一卷(亦名《八曼茶罗经》。)
唐天竺三藏那提译(出《大周录》。)
《离垢惠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一卷
唐天竺三藏那提译(出《大周录》。)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一卷
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右三经,蕃本阙。
佛临般涅槃记法住经一卷
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
梵云:阿利(二合)亚 钵啰珊怛 尾你扎亚
钵啰地诃啰(二合)牙拏麻三麻地麻诃衍拏苏怛啰(二合)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一卷
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
梵云:阿唎(二合)亚 尾牙迦乞湿(二合)麻瓦地罗
拏拏麻 麻诃衍拏 苏怛啰
《差摩婆帝授记经》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右三经,与蕃本同。
《不增不减经》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造塔功德经》一卷
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右,《绕佛塔功德经》一卷(亦云《造塔功德经》,或名《绕塔功德经》。)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升编入《录》。)
此经与蕃本同。
梵云:阿唎(二合)亚 茶都失(二合)迦 你哩(二合)诃啰 拏麻麻诃衍拏 苏怛啰(二合)
《大乘四法经》一卷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一卷
唐天后代三藏菩提流志译
梵云:阿唎(二合)亚 八瓦丧吉兰帝拏麻 麻 诃衍拏苏怛啰(二合)
《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
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升编入《录》。)
《妙色王因缘经》一卷
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升编入《录》。)
梵云:阿唎(二合)亚 萨迦啰拏迦阿啰扎八哩巴哩赤(三合)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一卷
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升编入《录》。)
《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一卷
唐至相寺沙门智严译
右七经,与蕃本同。
《般泥洹后灌腊经》一卷(亦名《四辈灌腊经》,亦直云《灌腊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旧云与《盂兰盆经》等同本,寻文异,故为单本。)
此经蕃本阙。
梵云:阿湿(二合)怛 晡怛甘 拏麻 麻诃衍拏 苏怛啰(二合)
《八部佛名经》一卷(亦云《八佛经》。)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此经与蕃本同。
上十七经,十七卷同帙。【丝】字号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一卷(或云《内六波罗蜜经》,出方等部。)
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
《菩萨投身饿虎起塔因缘经》一卷(佑云《以身施饿虎经》。)
北凉高昌沙门法盛译(出经后记。)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一卷
失译人名。(升为共译,附《三秦录》。亦云《金刚清净经》。)
《师子月佛本生经》一卷(升为共译,附《三秦录》。)
失译人名
《长者法志妻经》一卷
失译人名。(升云,今附《梁录》。)
《萨罗国经》一卷(或云《萨罗国王经》,或无“王”字。)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右二经,《法上录》并云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升云并非。今依安公、升公注录,恐有异文,更详。
《十吉祥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拾遗》编入。)
《金刚三昧经二卷》(或一卷八品。)
北凉,失译人名。
《法灭尽经》一卷
《僧佑录》中失译人名。(今附《宋录》。)
《甚深大回向经》一卷
《僧佑录》中失译人名。(今附《宋录》。)
《天王太子辟罗经》一卷(或无“天王”字,亦云“辟罗”。)
《僧佑录》云,安公关中异经。(今附《秦录》。)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二卷(亦直云《净行经》,或无“经”字,三品。)
《僧佑录》中,安公梁土异经。(今附《梁录》。)
《八大人觉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出《宝唱录》。)
《三品弟子经》一卷(亦云《弟子学有三辈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四辈经》一卷(或云《四辈弟子经》,亦云《四辈学》。)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出《法上录》。)
《当来变经》一卷(或云《当来变识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过去佛分卫经》一卷(或云“过世”。)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十二头陀经》一卷(亦名《沙门头陀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树提伽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长寿王经》一卷
安公,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法常住经》一卷
安公,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右二十三经,二十五卷同帙,蕃本阙。【染】字号
自《优婆夷净行》下十经,旧录中皆编小乘部内。今按寻文理多涉大乘,编在小乘中,恐乖至理,故移於此。
已上《开元录》所纪大乘经竟,下《贞元续录》所纪大乘经备彰於左。
《观自在菩萨授记》一卷(或云《大方广㬅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第三十一。)
唐西域三藏大广智不空译
梵云:阿唎(二合)亚 掌孤哩 拏麻 尾滴(二合)牙
《穰麌梨童女经》一卷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
梵云:阿唎(二合)亚沙唎 悉檐巳 苏怛啰(二合)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𦼮喻经》(或云《稻𦼮喻经》。)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
此经与前《稻竿经》同本。
《三十五佛名经》一卷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
此经与《乌波离所问经》及与《大宝积经》第二十四〈优波离会〉同本。彼广此略。
右四经,与蕃本同。
《文殊问字母品经》一卷(是大部中第十四〈文殊问字母品〉。)
梵云:阿唎(二合)亚迦拏尾喻诃拏麻麻诃衍拏苏怛啰(二合)
《大乘密严经》三卷(八品。)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
右一经,与地诃婆罗所译《密严经》同本。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一卷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
右二经,与蕃本同。
上七经,九卷同帙。【诗】字号
《大方广如来藏经》一卷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
《木槵经》一卷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二卷(上卷前译,下卷后译有序。)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
右三经,蕃本阙。
《末利支提婆华鬘经》一卷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
《大华严长者问那罗延力经》一卷
北天竺迦毕试国三藏般刺若共利言等译(言“罽宾”者,讹也。)
右二经,蕃本阙。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四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右经,与前《大宝积》第三十七〈阿阇世王子会〉同本。蕃云虽有,本未至此。
上六经,十卷同帙。【赞】字号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
迦毕试三藏般刺若译
上一经,八卷同帙,蕃本阙。【羔】字号
已上《贞元续录》所纪大乘经竟,下《祥符录》所纪大乘经,具列於左。
《未曾有正法经》六卷
宋天竺三藏法天共施护译
上一经,六卷一帙,与蕃本同。【羊】字号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
宋天竺三藏法贤译
此经与《大宝积经》第五〈无量寿如来会〉同本。
《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三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四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上三经,一十卷同帙,与蕃本同。【景】字号
《妙法圣念处经》八卷
宋天竺三藏法天等译
此经与《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同本。
《四无所畏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大自在天子因地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上三经,一十卷同帙,蕃本阙。【行】字号
梵云:达哩麻 舍唎啰(二合) 苏怛啰(二合)
《法身经》一卷(析出别译。)
宋天竺三藏法贤译
《诸佛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十号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天息灾译
《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法贤译
右四经,与蕃本同。
梵云:阿唎(二合)亚 菩提拔乞(二合)洒 㬅殊室利 你哩(二合)底沙 拏麻 麻诃衍拏苏怛啰(二合)
《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一卷(秘密部收。)
宋西域三藏天息灾译
《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一卷
宋三藏法贤等译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法天译
《大乘舍梨娑担摩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右二经,与《稻𦼮经》同本异译。
《如意宝总持王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右五经,与蕃本同。
《八大菩萨经》一卷
宋三藏法贤译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分别布施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右三经,蕃本阙。
上十二经,十二卷同帙。【维】字号
《法印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一卷(安公云析出别译一。)
宋西域三藏施护等译
右二经,蕃本阙。
梵云:阿唎(二合)亚 萨迦啰 拏迦 阿啰(二合)
扎八哩巴哩赤(三合) 摩诃衍拏 苏怛啰(二合)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一卷
宋西域三藏施护等译
梵云:栴怛啰 钵啰毗 阿瓦怛喃 菩提萨埵
《月光菩萨经》一卷
宋三藏法贤等译
《耀童子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天息灾译
《布施经》一卷
宋三藏法贤译
《尊那经》一卷
宋三藏法贤译
右五经,与蕃本同。
《入无分别法门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一卷
宋三藏法贤译
《大乘日子王所问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法天译
右三经,蕃本阙。
右经与前《优填王经》同本。
上一十经,一十卷同帙。【贤】字号
已上《祥符录》所纪大乘经竟,下《景佑录》所纪大乘经。
《福力太子因缘经》四卷(或三卷。)
宋西域三藏施护等译
《无畏授所问大乘经》三卷
宋西域三藏施护等译(於崇正殿译。)
右三经,与蕃本同。
上二经,七卷同帙。【克】字号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六卷
宋西域三藏施护等译(於崇正殿译。)
《大乘大方广佛冠经》二卷
宋西域三藏法护等译
右二经,与蕃本相对,彼具前经,阙后经。
上二经,八卷同帙。【念】字号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二十卷
宋三藏法护惟净译
右经与前《宝云》、《宝雨经》同本(此广彼略),蕃阙。
上一经,二十卷二帙。【作】【圣】二号
梵云:阿唎(二合)亚 萨迦啰麻提八哩(二合) 巴哩赤(二合)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一十八卷
宋三藏法护惟净译
此经与《大集经》第八、九、十、十一,四卷五品,同本异译,西蕃具本。
上一经,十八卷二帙。【德】【建】二号
已上四录所纪大乘经(《密藏陀罗尼仪轨》悉在后列,今唯正结四录所有大乘之经),下四录之外,所有大乘经《拾遗》编入,备彰於左。(一十部一百单七卷。)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四十卷(十一品。)
宋三藏沙门惟净等译(《拾遗》编入。)
此经与前《大宝积经》第十二〈菩萨藏会〉同本。【名】至【端】四号
上一经,四十卷四帙,蕃本阙。
梵云:阿唎(二合)亚 萨哩瓦菩怛 尾沙野阿
瓦怛啰印牙拏 阿炉哥 阿浪迦啰拏麻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五卷
宋西域三藏法护等译(《拾遗》编入。)
此经与蕃本同。
梵云:阿利(二合)亚 怛答迦达 印牙拏 穆特啰拏麻 麻诃衍拏 苏怛啰(二合)
《大乘智印经》五卷
宋沙门金总持等译(《拾遗》编入。)
右经与前《德印》、《智印》二经同本。
上二经,十卷同帙,与西蕃本同。【表】字号
《父子合集经》二十卷(二十七品。)
宋沙门日称等译(《拾遗》编入。)
右一经,与《大宝积》第十六〈菩萨见实会〉同本。【正】【空】二号
上一经,二十卷二帙,与蕃本同。
梵云:阿唎(二合)亚 僧迦怛苏怛啰(二合) 达哩(二合)麻巴哩哇啰
《大乘僧伽咤法义经》七卷
宋三藏金总持等译(《拾遗》编入。)
右经与前《僧伽咤经》同本。
梵云:阿唎(二合)亚 八罗麻阿啰(二合)怛散瓦啰(二合)底悉地(二合)牙你哩低沙 拏麻麻诃 衍拏 苏怛啰(二合)
《清净毗奈耶最上大乘经》三卷
宋西夏三藏智吉祥等译(新编入录。)
此经本是《大律》与下《寂调》等三经同本。
上二经,十卷同帙,与蕃本同。【谷】字号
《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
宋三藏绍德等译(新编入录。)
《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三卷
宋西夏三藏智吉祥等译(新编入录。)
右二经,蕃本阙。
梵云:阿唎(二合)亚 阿罗怛 尾你怛牙拏麻达哩麻拔哩(二合)瓦牙
《法大乘义决定经》三卷
宋西夏三藏金总持等译(新编入录。)
此经与蕃本同。
上三经,九卷同帙。【传】字号
《大佛名经》十八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共僧肇译(新编入录。)
上一经,十八卷二帙,蕃本阙。【声】【虚】二号
已上诸录所纪,及《拾遗》编入诸大乘经,具列於右。自下诸录所纪,及《拾遗》编入大乘秘密陀罗尼仪轨等经,备彰于左。
秘密陀罗尼,二百六十三部五百五十卷。
仪轨等经,八十九部一百一十五卷。
梵云:阿唎(二合)亚 阿穆迦巴沙迦罗(二合)八阿啰扎拏麻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三十卷(七十八品。)
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当第四译。)
上一经,三十卷三帙,与蕃本同。【堂】【习】【听】三号
《不空罥索咒经》一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第一译。)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一卷
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是前《大经·序品》别译。)
《不空罥索自在王咒陀罗尼经》三卷(亦名《心咒王经》,一十六分。)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第一译。)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一卷(亦名《普门》,总有十六品,除根本大陀罗尼,外更有二十七陀罗尼。)
唐天后代北天竺婆罗门李无谄译(第一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与前三经同名异本。蕃云对同,未见其本。)
梵云:你啰干怛(二合)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或云“千臂千眼”。)
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第二译。)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二卷或一卷
唐总持寺沙门智通译(第一译。)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大身咒经》一卷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今编入录,第三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与蕃本同。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
唐天竺三藏伽梵达磨译(升云,单本。今於《开元录》内取不空所译《圆满无碍大悲心经》编移於此,故为重本。)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
唐天竺大广智不空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与蕃本同。
上九经,十二卷同帙。【祸】字号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一卷
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第一译。)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一卷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第二译。)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一卷
唐三藏义净译(第三译。)
梵云:八怛(二合)麻 镇怛麻尼 陀罗尼苏怛啰(二合)
《如意轮陀罗尼经》一卷(十品。)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第四译。)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施护译(第五译,新译入录。)
右五经,同本异译,与蕃本同。
《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拾遗》编入。)
唐西域三藏不空译(第三译,今编入录。)
《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拾遗》编入。)
宋沙门慈贤译(第四译,今新编入录。)
右二经,同本异译,通前伽梵等所译,四经同本。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一卷(亦名《一字咒王》。)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第二译。)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一卷
唐三藏义净译(第一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蕃本阙。
梵云:阿唎(一合)亚 都瓦怛沙部怛于麻诃衍拏苏怛啰(二合)
《十二佛名神咒经》一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第一译。)
《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一卷
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蕃本阙。
上十一经,十一卷同帙。【因】字号
梵云:麻诃麻喻哩 尾滴(二合)牙 阿罗忒(三合) 伊
《孔雀王咒经》一卷(亦名《大金色孔雀王经并结界场法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四译。)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第五译。)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
失译人名。(亦附《秦录》,第六译。)
《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三卷(出《贞元录》。)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第九译。)
《孔雀王咒经》二卷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第七译。)
《大孔雀咒王经》三卷
唐三藏义净译(於东都内道场译,第八译。)
《唐梵相对孔雀经》三卷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今编入录,第九译。)
右七经,同本异译,十四卷同帙,与蕃本同。【恶】字号
《陀罗尼集经》十二卷(番有少疑,折辨入藏。)
唐中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出《大周录》,单重合译。此经出《大道场经》,大明咒藏之少分也,撮要译出。)
此经蕃本阙。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
周天竺三藏耶舍崛多译
《十一面神咒心经》一卷
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右二经,与《陀罗尼集经》第四卷《十一面神咒经》同本异译。(而集经中印法稍广。)
《摩利支天经》一卷(或加“小”字。)
失译人名(附《梁录》。)
右一经,是集经第十卷初《摩利支天经》少分异译。
《咒五首经》一卷
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单重合译。)
《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一卷
唐总持寺沙门智通译(第二译。)
此《千啭咒》二首,与上集经第五卷初《千啭观世音咒》,及杂咒中《千啭陀罗尼》同本。
《六字神咒经》一卷(或云《六字咒法》。)
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第四译。)
此经与上集经第六卷中《文殊咒法》,及《咒五首经》、《六字陀罗尼》,并杂咒中《六字陀罗尼咒》同本异译。
右七经,蕃本阙。(《六字咒经》上同蕃阙,下同蕃具。)
《六字咒王经》一卷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第一译。)
《六字神咒王经》一经
失译人名。(附《梁录》,第三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
此经与蕃本同。【积】【福】二号
上九经,二十卷二帙。(上帙七卷,下帙十三。)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一卷
失译人名。(附《梁录》,今编入录。)
《七俱胝佛大心准提陀罗尼经》一卷
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周录》,第一译。)
《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罗尼经》一卷
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译(第二译。)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一卷(新编入录。)
中天竺摩竭陀国那阑陀寺三藏多罗句钵多译
右四经,与蕃本同。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一卷(亦云《多利心经》。)
唐总持寺沙门智通译
《种种杂咒经》一卷(或无“经”字,总二十三首。)
周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
唐朝散郎杜行顗奉制译(出《周录》,第二译。)
梵云:阿唎(二合)亚 萨哩瓦 都噜(二合)迦帝八哩秫怛你 乌瑟(二合)尼沙尾扎牙 拏麻陀罗尼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
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第二译。)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
唐罽宾三藏佛陀波离译(出《大周录》,第三译。)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一卷
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於东都再译。)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或加“咒”字。)
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第五译。)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法贤译(新编入录,第六译。)
《尊胜陀罗尼》一卷(新编入录。)
契丹国师中竺摩竭陀国三藏慈贤译
右七经,同本异译,与蕃本同。
上十四卷同帙。【缘】字号
梵云:阿唎(二合)亚 阿难怛穆迦你哩诃啰拏摩陀罗陀
《无量门㣲密持经》一卷(亦名《成道降魔得一切智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一译。)
《出生无量门持经》一卷(或云《新㣲密持经》。)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第五译。)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一卷(或云《出无量门持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六译。)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一卷(或直云《破魔陀罗尼》。)
宋西域沙门功德直共玄畅译(第七译。)
《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邻尼经》一卷
后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第八译。)
《舍利弗陀罗尼经》一卷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第九译。)
《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第二译。)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一卷
唐至相寺沙门智严译(第十一译。)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大广智不空译(第十二译,今编入录。)
右九经,同本异译,与蕃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