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3卷)
第1161部《金刚般若经论》(亦名《金刚能断般若》)三卷。无著菩萨造论,释经。
第1161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3卷)
《金刚般若经论》(亦名《金刚能断般若》)三卷。无著菩萨造论,释经。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3卷)
第1162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天亲菩萨造论,解经。
第1162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3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天亲菩萨造论,解经。
-
大智度论(101卷)
第1163部《大智度论》一百卷。龙树菩萨造,释《大般若经》。富词妙辩,理精事广,西域学者,无不钦崇。什法师云:“余若广译,千卷有余。为秦人识劣,十分存一。”盖从略也。故至三十八卷,才译初品云。
第1163部 大智度论(101卷)
《大智度论》一百卷。龙树菩萨造,释《大般若经》。富词妙辩,理精事广,西域学者,无不钦崇。什法师云:“余若广译,千卷有余。为秦人识劣,十分存一。”盖从略也。故至三十八卷,才译初品云。
-
瑜伽师地论(101卷)
第1164部《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无著菩萨咨问弥勒大乘经义,还阎浮提,以己所闻为余人说,多不生信。无著即自发愿,请弥勒夜降阎浮,放大光明,广集有缘,诵出十七地经。随所诵出,随解其义,经四月夜方竟。虽同在一堂听法,唯无著得近弥勒,余但遥闻。此论奘法师译。梵语“瑜伽”,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相应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故名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故名行相应果,谓三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法,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师谓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教人。故名“瑜伽师地”,谓十七地境界:谓五识相应地、意识相应地、有𡬶有伺地、无𡬶有伺地、无𡬶无伺地(𡬶,谓𡬶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於境;推求粗外,名𡬶,即以二种於境审。细位,名伺,旧名觉观,出诸经音义)、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
第1164部 瑜伽师地论(101卷)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无著菩萨咨问弥勒大乘经义,还阎浮提,以己所闻为余人说,多不生信。无著即自发愿,请弥勒夜降阎浮,放大光明,广集有缘,诵出十七地经。随所诵出,随解其义,经四月夜方竟。虽同在一堂听法,唯无著得近弥勒,余但遥闻。此论奘法师译。梵语“瑜伽”,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相应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故名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故名行相应果,谓三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法,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师谓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教人。故名“瑜伽师地”,谓十七地境界:谓五识相应地、意识相应地、有𡬶有伺地、无𡬶有伺地、无𡬶无伺地(𡬶,谓𡬶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於境;推求粗外,名𡬶,即以二种於境审。细位,名伺,旧名觉观,出诸经音义)、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
-
摄大乘论释(49卷)
第1165部《摄大乘论释》四十五卷。释前摄大乘论本。
第1165部 摄大乘论释(49卷)
《摄大乘论释》四十五卷。释前摄大乘论本。
-
无相思尘论(1卷)
第1166部《无相思尘论》一卷。陈那菩萨造。意识细境,非缘外境,故名无相。识心分别至邻虚位极微细,故名思尘。
第1166部 无相思尘论(1卷)
《无相思尘论》一卷。陈那菩萨造。意识细境,非缘外境,故名无相。识心分别至邻虚位极微细,故名思尘。
-
观所缘缘论(1卷)
第1167部《观所缘缘论》一卷。陈那菩萨造。心为能观,缘境为所观。心境非一故,言所缘缘,如眼观色境。色是所缘,眼识为能缘等。
第1167部 观所缘缘论(1卷)
《观所缘缘论》一卷。陈那菩萨造。心为能观,缘境为所观。心境非一故,言所缘缘,如眼观色境。色是所缘,眼识为能缘等。
-
观所缘缘论释(1卷)
第1168部《观所缘缘论释》一卷。护法菩萨,释缘缘论中破执纵夺之法。
第1168部 观所缘缘论释(1卷)
《观所缘缘论释》一卷。护法菩萨,释缘缘论中破执纵夺之法。
-
大乘广五藴论(1卷)
第1169部《大乘广五藴论》一卷。安慧菩萨造。说色藴十五种,受藴八种,想藴亦八种,行藴有七十三法,识藴亦八种。造善、造恶,生乐趣、苦趣,有无量功能积聚,故名藴。
第1169部 大乘广五藴论(1卷)
《大乘广五藴论》一卷。安慧菩萨造。说色藴十五种,受藴八种,想藴亦八种,行藴有七十三法,识藴亦八种。造善、造恶,生乐趣、苦趣,有无量功能积聚,故名藴。
-
大乘五藴论(1卷)
第1170部《大乘五藴论》一卷。明五蕴摄九十四法,及十二处十八界总摄百法。对治三种我执:谓一性我执,受者我执,作者我执。如其次第,以蕴、处、界,治之。
第1170部 大乘五藴论(1卷)
《大乘五藴论》一卷。明五蕴摄九十四法,及十二处十八界总摄百法。对治三种我执:谓一性我执,受者我执,作者我执。如其次第,以蕴、处、界,治之。
-
显扬圣教论(20卷)
第1171部《显扬圣教论》二十卷。无著菩萨造。宣说《瑜伽师地论》中要义,显扬圣教。文约义周,使人易晓。区别义类,为十一品,错综该罗,法义深广。
第1171部 显扬圣教论(20卷)
《显扬圣教论》二十卷。无著菩萨造。宣说《瑜伽师地论》中要义,显扬圣教。文约义周,使人易晓。区别义类,为十一品,错综该罗,法义深广。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16卷)
第1172部《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安慧菩萨翻释上集论。
第1172部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16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安慧菩萨翻释上集论。
-
中论(5卷)
第1173部《中论》四卷。龙树菩萨造。佛入灭已,论宗纷诤。大士依大般若义,造论以折中。此论无言不穷,无法不尽,会通真俗有无断常之边见,故名曰中论,亦名中观,以观辩於心,论定於口耳。叡法师〈序〉云:“《百论》治外以闲邪,《中论》袪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𡬶斯四者,真若日月,无不朗然鉴彻矣!子翫之、味之,不能释手。”云。
第1173部 中论(5卷)
《中论》四卷。龙树菩萨造。佛入灭已,论宗纷诤。大士依大般若义,造论以折中。此论无言不穷,无法不尽,会通真俗有无断常之边见,故名曰中论,亦名中观,以观辩於心,论定於口耳。叡法师〈序〉云:“《百论》治外以闲邪,《中论》袪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𡬶斯四者,真若日月,无不朗然鉴彻矣!子翫之、味之,不能释手。”云。
-
十住毗婆沙论(15卷)
第1174部《十住毗婆沙论》十五卷。
第1174部 十住毗婆沙论(15卷)
《十住毗婆沙论》十五卷。
-
菩提资粮论(6卷)
第1175部《菩提资粮论》六卷。龙树菩萨造,说诸菩萨求无上菩提,皆以般若波罗蜜多为母,诸佛皆由此出生故。六度万行、三十二相、出生之业,及种种菩萨之行,微妙法门。词约义广,理圆事备,求一切智者之妙门大路。
第1175部 菩提资粮论(6卷)
《菩提资粮论》六卷。龙树菩萨造,说诸菩萨求无上菩提,皆以般若波罗蜜多为母,诸佛皆由此出生故。六度万行、三十二相、出生之业,及种种菩萨之行,微妙法门。词约义广,理圆事备,求一切智者之妙门大路。
-
大庄严经论(15卷)
第1176部《大庄严经论》十五卷。广集种种善恶因缘,令人返邪归正。
第1176部 大庄严经论(15卷)
《大庄严经论》十五卷。广集种种善恶因缘,令人返邪归正。
-
摄大乘论(6卷)
第1177部《摄大乘论》三卷。收摄一切大乘圣教法门要义,总集于此,而辩明之。 《摄大乘论》二卷。与前论,本同译别。
第1177部 摄大乘论(6卷)
《摄大乘论》三卷。收摄一切大乘圣教法门要义,总集于此,而辩明之。 《摄大乘论》二卷。与前论,本同译别。
-
般若灯论(16卷)
第1178部《般若灯论》十五卷。龙树菩萨本分别。明菩萨释显深妙法,明佛道因。破迷灭闇,息诸恶见,分别照明。列为二十七品,与《中论》本同译异。
第1178部 般若灯论(16卷)
《般若灯论》十五卷。龙树菩萨本分别。明菩萨释显深妙法,明佛道因。破迷灭闇,息诸恶见,分别照明。列为二十七品,与《中论》本同译异。
-
十二门论(3卷)
第1179部《十二门论》一卷。龙树造。叡法师〈序〉云:“十二门者,总众枝之大数。门者,开通无滞之称,穷理尽性实相之折中,道场之要轨也。”
第1179部 十二门论(3卷)
《十二门论》一卷。龙树造。叡法师〈序〉云:“十二门者,总众枝之大数。门者,开通无滞之称,穷理尽性实相之折中,道场之要轨也。”
-
十八空论(1卷)
第1180部《十八空论》一卷。十八空者: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大空,五、空空,六、真实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前后空,十一、不舍离空,十二、佛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无法空,十六、有法空,十七、无法有法空,十八、不可得空。
第1180部 十八空论(1卷)
《十八空论》一卷。十八空者: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大空,五、空空,六、真实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前后空,十一、不舍离空,十二、佛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无法空,十六、有法空,十七、无法有法空,十八、不可得空。
-
百论(3卷)
第1181部《百论》二卷。提婆菩萨造,天亲释。肇法师〈序〉云:“此论以百为名,理致渊玄,统群籍之要;文义婉约,穷制作之美。什法师常所咏味,以为心要。”
第1181部 百论(3卷)
《百论》二卷。提婆菩萨造,天亲释。肇法师〈序〉云:“此论以百为名,理致渊玄,统群籍之要;文义婉约,穷制作之美。什法师常所咏味,以为心要。”
-
广百论本(1卷)
第1182部《广百论本》一卷。破常品第一。破我品第二。破时品第三。破见品第四。破根境品第五。破边执品第六。破有为相品第七。教诫弟子品第八。皆五言偈。
第1182部 广百论本(1卷)
《广百论本》一卷。破常品第一。破我品第二。破时品第三。破见品第四。破根境品第五。破边执品第六。破有为相品第七。教诫弟子品第八。皆五言偈。
-
大乘庄严经论(14卷)
第1183部《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无著菩萨造,解释大乘菩萨从初发心至成一切智,修习证入种种功德法门。天竺三藏云,西域大小乘学,皆以此论为本,於此不通未可弘法。论初说造此论者以五义譬:一、如金成器,令信向转彼心故;二、如华敷开示彼故;三、如食美膳,得法味故;四、如解文字,为令修习更不思故;五、如开宝箧,实证得故。
第1183部 大乘庄严经论(14卷)
《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无著菩萨造,解释大乘菩萨从初发心至成一切智,修习证入种种功德法门。天竺三藏云,西域大小乘学,皆以此论为本,於此不通未可弘法。论初说造此论者以五义譬:一、如金成器,令信向转彼心故;二、如华敷开示彼故;三、如食美膳,得法味故;四、如解文字,为令修习更不思故;五、如开宝箧,实证得故。
-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2卷)
第1184部《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二卷。天亲菩萨造论,解经。
第1184部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2卷)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二卷。天亲菩萨造论,解经。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2卷)
第1185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二卷。功德施菩萨造论,释经。
第1185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2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二卷。功德施菩萨造论,释经。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3卷)
第1186部《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三卷。天亲菩萨造论,释经。
第1186部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3卷)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三卷。天亲菩萨造论,释经。
-
十地经论(13卷)
第1187部《十地经论》十二卷。天亲菩萨造,释《华严经》中〈十地品〉。
第1187部 十地经论(13卷)
《十地经论》十二卷。天亲菩萨造,释《华严经》中〈十地品〉。
-
佛地经论(7卷)
第1188部《佛地经论》七卷。亲光菩提造经,说五法为佛地。一、清净法界,二、大圆镜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经诠此理,论详解释。
第1188部 佛地经论(7卷)
《佛地经论》七卷。亲光菩提造经,说五法为佛地。一、清净法界,二、大圆镜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经诠此理,论详解释。
-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2卷)
第1189部《三具足经优波提舍》一卷。佛住毗舍离大林精舍,告无垢威德大力士言:菩萨有三具足。一者施具足。二者戒具足。三者闻具足。翻译记云:天亲菩萨,慈心开示,唯显经义,弗释章句,是故名为优波提舍。
第1189部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2卷)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一卷。佛住毗舍离大林精舍,告无垢威德大力士言:菩萨有三具足。一者施具足。二者戒具足。三者闻具足。翻译记云:天亲菩萨,慈心开示,唯显经义,弗释章句,是故名为优波提舍。
-
成唯识论(11卷)
第1190部《成唯识论》十卷。护法、安慧菩萨等十师造此论,能成就天亲三十颂论,令义理圆成,故名成《唯识论》。尽邃理之微,阐法王之奥,为令学者破空有迷谬执,生正解断重障,证真解脱故。
第1190部 成唯识论(11卷)
《成唯识论》十卷。护法、安慧菩萨等十师造此论,能成就天亲三十颂论,令义理圆成,故名成《唯识论》。尽邃理之微,阐法王之奥,为令学者破空有迷谬执,生正解断重障,证真解脱故。
-
广百论释论(10卷)
第1191部《广百论释论》十卷。护法菩萨,释前广百论本,与成唯识论破我法二执处,相为表里,最宜详玩。
第1191部 广百论释论(10卷)
《广百论释论》十卷。护法菩萨,释前广百论本,与成唯识论破我法二执处,相为表里,最宜详玩。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7卷)
第1192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无著菩萨造。解释五藴、十八界、六度、四摄、四无量行、四谛、三十七菩提分等法义,令后学披覧略文,知深广妙义。
第1192部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7卷)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无著菩萨造。解释五藴、十八界、六度、四摄、四无量行、四谛、三十七菩提分等法义,令后学披覧略文,知深广妙义。
-
王法正理论(1卷)
第1193部《王法正理论》一卷。弥勒菩萨造。说出受王问佛言:“有诃谏我不真实过失,心不悔恼。有赞我不真实功德,心亦不喜。唯佛能知诸王过失、功德真实,愿为我说。”佛言:“王有九种过失:一、不自在,二、性暴恶,三、猛愤发,四、恩惠薄,五、受邪佞,六、所作不思,七、不顾善法,八、不知差别,九、纵任放逸。无此过失,为九功德。又有五种衰损门,五方便门。又有五可爱乐法。王能远离过失,修习功德,当获一切利益、安乐。”
第1193部 王法正理论(1卷)
《王法正理论》一卷。弥勒菩萨造。说出受王问佛言:“有诃谏我不真实过失,心不悔恼。有赞我不真实功德,心亦不喜。唯佛能知诸王过失、功德真实,愿为我说。”佛言:“王有九种过失:一、不自在,二、性暴恶,三、猛愤发,四、恩惠薄,五、受邪佞,六、所作不思,七、不顾善法,八、不知差别,九、纵任放逸。无此过失,为九功德。又有五种衰损门,五方便门。又有五可爱乐法。王能远离过失,修习功德,当获一切利益、安乐。”
-
瑜伽师地论释(1卷)
第1194部《瑜伽师地论释》一卷。最胜子等诸菩萨造。略释《瑜伽师地》法义。
第1194部 瑜伽师地论释(1卷)
《瑜伽师地论释》一卷。最胜子等诸菩萨造。略释《瑜伽师地》法义。
-
显扬圣教论颂(1卷)
第1195部《显扬圣教论颂》一卷。无著等造颂十一品,释诸法要。
第1195部 显扬圣教论颂(1卷)
《显扬圣教论颂》一卷。无著等造颂十一品,释诸法要。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7卷)
第1196部《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七卷。解《宝积经》中第四十一会。第五卷,解十二支因缘义,甚详。
第1196部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7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七卷。解《宝积经》中第四十一会。第五卷,解十二支因缘义,甚详。
-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1卷)
第1197部《无量寿经优波提舍》一卷。天亲菩萨,明修五念门,得生安乐国土,见阿弥陀佛。一者礼拜。二者赞叹。三者作愿。四者观察。五者回向。
第1197部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1卷)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一卷。天亲菩萨,明修五念门,得生安乐国土,见阿弥陀佛。一者礼拜。二者赞叹。三者作愿。四者观察。五者回向。
-
转法轮经优波提舍(2卷)
第1198部《转法轮经优波提舍》一卷。天亲说:佛成道已,为五比丘等,及诸天人初转法轮。“优波提舍”,此云义门。
第1198部 转法轮经优波提舍(2卷)
《转法轮经优波提舍》一卷。天亲说:佛成道已,为五比丘等,及诸天人初转法轮。“优波提舍”,此云义门。
-
大般涅槃经论(1卷)
第1199部《大般涅槃经论》一卷。婆薮盘豆菩萨,释迦叶菩萨所问偈。
第1199部 大般涅槃经论(1卷)
《大般涅槃经论》一卷。婆薮盘豆菩萨,释迦叶菩萨所问偈。
-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1卷)
第1200部《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天亲造论,略释涅槃义。
第1200部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1卷)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天亲造论,略释涅槃义。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1卷)
第1201部《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无著菩萨造颂,释经。
第1201部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1卷)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无著菩萨造颂,释经。
-
遗教经论(1卷)
第1202部《遗教经论》一卷。天亲菩萨造论,释经。
第1202部 遗教经论(1卷)
《遗教经论》一卷。天亲菩萨造论,释经。
-
成唯识宝生论(5卷)
第1203部《成唯识宝生论》五卷。天亲造《三十本颂》,说唯识义。护法菩萨造论五卷,解释成前三十颂义,亦名《二十唯识论释》。
第1203部 成唯识宝生论(5卷)
《成唯识宝生论》五卷。天亲造《三十本颂》,说唯识义。护法菩萨造论五卷,解释成前三十颂义,亦名《二十唯识论释》。
-
十二因缘论(1卷)
第1204部《十二因缘论》一卷。解十二支法义。
第1204部 十二因缘论(1卷)
《十二因缘论》一卷。解十二支法义。
-
壹输卢迦论(1卷)
第1205部《壹输卢迦论》一卷。龙树造。说一切法自体性空,故无有常。一切佛、缘觉、声闻,於空法中而得出离,非於诸行断常法中而得解脱。
第1205部 壹输卢迦论(1卷)
《壹输卢迦论》一卷。龙树造。说一切法自体性空,故无有常。一切佛、缘觉、声闻,於空法中而得出离,非於诸行断常法中而得解脱。
-
大乘百法明门论(1卷)
第1206部《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天亲造。一切法,略有五种。一、心法,略有八种。二、心所有法,略有六种:遍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三、色法,略有十一种。四、心不相应法,略有二十四种。无为法,略有二种。
第1206部 大乘百法明门论(1卷)
《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天亲造。一切法,略有五种。一、心法,略有八种。二、心所有法,略有六种:遍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三、色法,略有十一种。四、心不相应法,略有二十四种。无为法,略有二种。
-
转识论(1卷)
第1207部《转识论》一卷。说三界唯识法义。
第1207部 转识论(1卷)
《转识论》一卷。说三界唯识法义。
-
唯识三十论(1卷)
第1208部《唯识三十论》一卷。世亲菩萨造。说三界唯识法义。
第1208部 唯识三十论(1卷)
《唯识三十论》一卷。世亲菩萨造。说三界唯识法义。
-
因明入正理论(2卷)
第1209部《因明入正理论》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及似能立等,共八门,以辩悟他自悟二益。
第1209部 因明入正理论(2卷)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及似能立等,共八门,以辩悟他自悟二益。
-
显识论(1卷)
第1210部《显识论》一卷。说三界唯识法义。
第1210部 显识论(1卷)
《显识论》一卷。说三界唯识法义。
-
发菩提心论(2卷)
第1211部《发菩提心论》二卷。劝发品第一,发心品第二,愿誓品第三,檀那波罗密品第四,尸罗波罗密品第五,羼提波罗密品第六,毗梨耶波罗密品第七,禅波罗密品第八,般若波罗密品第九,如实法门品第十,空无相品第十一,功德持品第十二。
第1211部 发菩提心论(2卷)
《发菩提心论》二卷。劝发品第一,发心品第二,愿誓品第三,檀那波罗密品第四,尸罗波罗密品第五,羼提波罗密品第六,毗梨耶波罗密品第七,禅波罗密品第八,般若波罗密品第九,如实法门品第十,空无相品第十一,功德持品第十二。
-
三无性论(2卷)
第1212部《三无性论》二卷。三无性者:一、分别相无自性,二、依他生无自性,三、真实胜义无自性性。
第1212部 三无性论(2卷)
《三无性论》二卷。三无性者:一、分别相无自性,二、依他生无自性,三、真实胜义无自性性。
-
佛性论(4卷)
第1213部《佛性论》四卷。天亲菩萨造,解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论十品,说自性十相,为显二义:一、显本有不可思议境界;二、显依道理修,修行可得;三、显已能令无量功德圆满䆒竟。故造斯论。
第1213部 佛性论(4卷)
《佛性论》四卷。天亲菩萨造,解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论十品,说自性十相,为显二义:一、显本有不可思议境界;二、显依道理修,修行可得;三、显已能令无量功德圆满䆒竟。故造斯论。
-
大乘成业论(1卷)
第1214部《大乘成业论》一卷。世亲菩萨造。业谓身、口、意三业,以一切造善、造恶。生圣处、堕恶道,皆不离三业而得成就。
第1214部 大乘成业论(1卷)
《大乘成业论》一卷。世亲菩萨造。业谓身、口、意三业,以一切造善、造恶。生圣处、堕恶道,皆不离三业而得成就。
-
业成就论(2卷)
第1215部《业成就论》一卷。天亲菩萨造。业谓身、口、意三业,以一切造善、造恶。生圣处、堕恶道,皆不离三业而得成就。
第1215部 业成就论(2卷)
《业成就论》一卷。天亲菩萨造。业谓身、口、意三业,以一切造善、造恶。生圣处、堕恶道,皆不离三业而得成就。
-
因明正理门论(1卷)
第1216部《因明正理门论》一卷。大域龙树菩萨造,释《因明论》。
第1216部 因明正理门论(1卷)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大域龙树菩萨造,释《因明论》。
-
因明正理门论本(1卷)
第1217部《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为欲简持能立能破义中真实,故造斯论。
第1217部 因明正理门论本(1卷)
《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为欲简持能立能破义中真实,故造斯论。
-
止观门论七十七颂(1卷)
第1218部《止观门论七十七颂》一卷。世亲菩萨造。明修不净观法门。
第1218部 止观门论七十七颂(1卷)
《止观门论七十七颂》一卷。世亲菩萨造。明修不净观法门。
-
手杖论(1卷)
第1219部《手杖论》一卷。右论,言世间一类有情,为无慧解便生邪执,由此沉沦。为怜悯此等愚蒙,作《手杖论》。
第1219部 手杖论(1卷)
《手杖论》一卷。右论,言世间一类有情,为无慧解便生邪执,由此沉沦。为怜悯此等愚蒙,作《手杖论》。
-
缘生论(2卷)
第1220部《缘生论》一卷。详解十二缘生法门。
第1220部 缘生论(2卷)
《缘生论》一卷。详解十二缘生法门。
-
取因假设论(1卷)
第1221部《取因假设论》一卷。陈那菩萨造。取者,执也。因者,对果。假者,虚妄。设者,施设。佛化众生,不坏世间,依假施设事而宣法要,使之开悟,永断烦恼。
第1221部 取因假设论(1卷)
《取因假设论》一卷。陈那菩萨造。取者,执也。因者,对果。假者,虚妄。设者,施设。佛化众生,不坏世间,依假施设事而宣法要,使之开悟,永断烦恼。
-
观总相论颂(1卷)
第1222部《观总相论颂》一卷。陈那菩萨造。诸法有总相、别相差别。此略颂总相义。
第1222部 观总相论颂(1卷)
《观总相论颂》一卷。陈那菩萨造。诸法有总相、别相差别。此略颂总相义。
-
六门教授习定论(1卷)
第1223部《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无著本,天亲释。为欲利益一切有情,令习世出世定、速离烦恼得解脱故,说此修习静定法门。佛言:“先当依定能尽有漏。求出生死海者,离於正定,无别方便。
第1223部 六门教授习定论(1卷)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无著本,天亲释。为欲利益一切有情,令习世出世定、速离烦恼得解脱故,说此修习静定法门。佛言:“先当依定能尽有漏。求出生死海者,离於正定,无别方便。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3卷)
第1224部《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三卷。无著菩萨造颂,释经。世亲菩萨释义。不列经文,后附《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即义净作。
第1224部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3卷)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三卷。无著菩萨造颂,释经。世亲菩萨释义。不列经文,后附《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即义净作。
-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1卷)
第1225部《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一卷。即义净作。
第1225部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1卷)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一卷。即义净作。
-
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2卷)
第1226部《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二卷。广释序品,及方便品,略释七喻等。
第1226部 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2卷)
《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二卷。广释序品,及方便品,略释七喻等。
-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2卷)
第1227部《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二卷。与上论同。
第1227部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2卷)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二卷。与上论同。
-
大宝积经论(4卷)
第1228部《大宝积经论》四卷。释宝积第四十三会。
第1228部 大宝积经论(4卷)
《大宝积经论》四卷。释宝积第四十三会。
-
决定藏论(3卷)
第1229部《决定藏论》三卷。显了大乘全量、八识心境分量善恶因果论。述此理决定无移。
第1229部 决定藏论(3卷)
《决定藏论》三卷。显了大乘全量、八识心境分量善恶因果论。述此理决定无移。
-
究竟一乘宝性论(5卷)
第1230部《究竟一乘宝性论》五卷。教化品第一。佛宝品第二。法宝品第三。僧宝品第四。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第五。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为何义说法品第七。身转清净成菩提品第八。如来功德品第九。自然不休息佛业品第十。较量信功德品第十一。初一卷,是论本偈经,次四卷,如次论释。
第1230部 究竟一乘宝性论(5卷)
《究竟一乘宝性论》五卷。教化品第一。佛宝品第二。法宝品第三。僧宝品第四。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第五。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为何义说法品第七。身转清净成菩提品第八。如来功德品第九。自然不休息佛业品第十。较量信功德品第十一。初一卷,是论本偈经,次四卷,如次论释。
-
大乘掌珍论(2卷)
第1231部《大乘掌珍论》二卷。清辩菩萨造。〈序〉云:“为悲悯世间种种邪见、生死笼樊、无量忧苦故,欲令学人易证真空,速入法性,故略制此,如掌珍论。
第1231部 大乘掌珍论(2卷)
《大乘掌珍论》二卷。清辩菩萨造。〈序〉云:“为悲悯世间种种邪见、生死笼樊、无量忧苦故,欲令学人易证真空,速入法性,故略制此,如掌珍论。
-
大乘楞伽经唯识论(2卷)
第1232部《大乘楞伽经唯识论》(一名破色心论)一卷。天亲菩萨造。一立义,二引证。三譬喻。及释种种外难,成立唯识道理。
第1232部 大乘楞伽经唯识论(2卷)
《大乘楞伽经唯识论》(一名破色心论)一卷。天亲菩萨造。一立义,二引证。三譬喻。及释种种外难,成立唯识道理。
-
大乘唯识论(1卷)
第1233部《大乘唯识论》一卷。天亲菩萨造。
第1233部 大乘唯识论(1卷)
《大乘唯识论》一卷。天亲菩萨造。
-
唯识二十论(1卷)
第1234部《唯识二十论》一卷。世亲菩萨造,并同前本。
第1234部 唯识二十论(1卷)
《唯识二十论》一卷。世亲菩萨造,并同前本。
-
宝髻经四法优波提舍(2卷)
第1235部《宝髻经四法优波提舍》一卷。天亲菩萨释大方等大集经之第十分。
第1235部 宝髻经四法优波提舍(2卷)
《宝髻经四法优波提舍》一卷。天亲菩萨释大方等大集经之第十分。
-
大丈夫论(2卷)
第1236部《大丈夫论》二卷。提婆菩萨造。论云:“能成种智果,施因为最大,一切众事具,无不由施成。施是生大道,出世之胞胎,救一危难人,胜余一切施。一切善法行,悲心施为首,二十九品,广说施法。”
第1236部 大丈夫论(2卷)
《大丈夫论》二卷。提婆菩萨造。论云:“能成种智果,施因为最大,一切众事具,无不由施成。施是生大道,出世之胞胎,救一危难人,胜余一切施。一切善法行,悲心施为首,二十九品,广说施法。”
-
入大乘论(2卷)
第1237部《入大乘论》二卷。坚意菩萨造。欲为众生遮苦因故,为救偏执邪见、颠倒思惟、不解实义、不顺佛智、谤正法得大罪报者,如是得生闻思修,乃至具足一切智故。
第1237部 入大乘论(2卷)
《入大乘论》二卷。坚意菩萨造。欲为众生遮苦因故,为救偏执邪见、颠倒思惟、不解实义、不顺佛智、谤正法得大罪报者,如是得生闻思修,乃至具足一切智故。
-
辩中边论(3卷)
第1238部《辩中边论》三卷。唐译第二。世亲菩萨造,释弥勒《中边论•颂》。此论说七义:一、相,二、障,三、真实,四、修诸对治,五、即此修分位,六、得果,七、无上乘。
第1238部 辩中边论(3卷)
《辩中边论》三卷。唐译第二。世亲菩萨造,释弥勒《中边论•颂》。此论说七义:一、相,二、障,三、真实,四、修诸对治,五、即此修分位,六、得果,七、无上乘。
-
辩中边论颂(1卷)
第1239部《辩中边论颂》一卷。弥勒说:执空、执有,为二边虚妄分别,有於此,二都无,此中惟有空等。颂辩中边二义故。
第1239部 辩中边论颂(1卷)
《辩中边论颂》一卷。弥勒说:执空、执有,为二边虚妄分别,有於此,二都无,此中惟有空等。颂辩中边二义故。
-
顺中论(3卷)
第1240部《顺中论》二卷。龙树造,无著菩萨释。破空有二边之执,是般若波罗蜜多初品空义。
第1240部 顺中论(3卷)
《顺中论》二卷。龙树造,无著菩萨释。破空有二边之执,是般若波罗蜜多初品空义。
-
摄大乘论本(3卷)
第1241部《摄大乘论本》三卷。总标纲要分第一。标十相殊胜殊胜语。所知依分第二。明阿赖耶识,及意。所知相分第三。明三性相: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入所知相分第四。明三种练磨其心,及四寻思,四如实遍智。彼入因果分第五,明六种波罗密多,彼修差别分第六,明菩萨欢喜等十地。增上戒学分第七,明三聚戒。增上心学分第八,明六种差别;一所缘。二种种。三对治。四堪能。五引发。六作业。增上慧学分第九,明无分别智离五种相。果断分第十,明转依有六种。彼果智分第十一,明佛三身。
第1241部 摄大乘论本(3卷)
《摄大乘论本》三卷。总标纲要分第一。标十相殊胜殊胜语。所知依分第二。明阿赖耶识,及意。所知相分第三。明三性相: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入所知相分第四。明三种练磨其心,及四寻思,四如实遍智。彼入因果分第五,明六种波罗密多,彼修差别分第六,明菩萨欢喜等十地。增上戒学分第七,明三聚戒。增上心学分第八,明六种差别;一所缘。二种种。三对治。四堪能。五引发。六作业。增上慧学分第九,明无分别智离五种相。果断分第十,明转依有六种。彼果智分第十一,明佛三身。
-
中边分别论(2卷)
第1242部《中边分别论》二卷。与前《辩中边论》本同。
第1242部 中边分别论(2卷)
《中边分别论》二卷。与前《辩中边论》本同。
-
大乘起信论(4卷)
第1243部《大乘起信论》三卷。第一卷:梁真谛第一译。马鸣菩萨撮略百本大乘经宗旨造此论,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第二、三卷:唐实叉难陀译,与前真谛所译,本同译别,文或有异。〈序〉述其详,云:“大乘明镜,莫过於此。”
第1243部 大乘起信论(4卷)
《大乘起信论》三卷。第一卷:梁真谛第一译。马鸣菩萨撮略百本大乘经宗旨造此论,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第二、三卷:唐实叉难陀译,与前真谛所译,本同译别,文或有异。〈序〉述其详,云:“大乘明镜,莫过於此。”
-
回诤论(2卷)
第1244部《回诤论》一卷。佛入灭后,异见偏执,遂多诤论。龙树造论,回邪归正,一切论义皆能解释。
第1244部 回诤论(2卷)
《回诤论》一卷。佛入灭后,异见偏执,遂多诤论。龙树造论,回邪归正,一切论义皆能解释。
-
如实论(1卷)
第1245部《如实论》一卷。如无乖异,实非妄倒,义理真实。
第1245部 如实论(1卷)
《如实论》一卷。如无乖异,实非妄倒,义理真实。
-
宝行王正论(1卷)
第1246部《宝行王正论》一卷。说一切国王御国治民善恶功罪;违理顺理,苦乐因果;修集相好,敬爱正法等,种种法门。
第1246部 宝行王正论(1卷)
《宝行王正论》一卷。说一切国王御国治民善恶功罪;违理顺理,苦乐因果;修集相好,敬爱正法等,种种法门。
-
百字论(1卷)
第1247部《百字论》一卷。提婆造。破我见等一切诸法各有自相义。
第1247部 百字论(1卷)
《百字论》一卷。提婆造。破我见等一切诸法各有自相义。
-
解拳论(1卷)
第1248部《解拳论》一卷。右论云,三界唯以言名为体,由强分别非实有法。为生不颠倒智,故造此论。
第1248部 解拳论(1卷)
《解拳论》一卷。右论云,三界唯以言名为体,由强分别非实有法。为生不颠倒智,故造此论。
-
掌中论(1卷)
第1249部《掌中论》一卷。陈那菩萨造。说三界但有假名,实无外境。由妄执故,谓绳为蛇。善观察时,绳亦无实体。妄识分别,知相假借,无实可得,知一切法但是假法。
第1249部 掌中论(1卷)
《掌中论》一卷。陈那菩萨造。说三界但有假名,实无外境。由妄执故,谓绳为蛇。善观察时,绳亦无实体。妄识分别,知相假借,无实可得,知一切法但是假法。
-
方便心论(1卷)
第1250部《方便心论》一卷。如炼金,须藉炉火人工为其方便,乃可成金。菩萨修行,须明达佛理以为方便,乃得成道。
第1250部 方便心论(1卷)
《方便心论》一卷。如炼金,须藉炉火人工为其方便,乃可成金。菩萨修行,须明达佛理以为方便,乃得成道。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1卷)
第1251部《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说众生界不异法身,法身不异众生界。平等解脱,一味无别,如日轮为云所覆,而性常清净。
第1251部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1卷)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说众生界不异法身,法身不异众生界。平等解脱,一味无别,如日轮为云所覆,而性常清净。
-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1卷)
第1252部《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一卷。先列僧佉计一,毗世计异,尼犍子计俱,若提子计不俱,次一一破之。
第1252部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1卷)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一卷。先列僧佉计一,毗世计异,尼犍子计俱,若提子计不俱,次一一破之。
-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1卷)
第1253部《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一卷。解释佛说涅槃因果正义,破二十种诸外道邪见异论。
第1253部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1卷)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一卷。解释佛说涅槃因果正义,破二十种诸外道邪见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