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宝云经卷第三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 译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方便发愿。何等为十?不作卑下发愿、不作畏生死发愿、出过一切众生发愿、一切诸佛赞叹发愿、能摧伏一切魔发愿、不为他教故发愿、无边发愿、不恐畏发愿、无忧发愿、具足发愿。
云何名菩萨不卑下发愿?菩萨摩诃萨不为三有受乐故发愿,是名菩萨不卑下发愿。
云何名菩萨不畏生死发愿?不求二乘,不为猒恶生死、不为灭除生死故发愿,是名菩萨不畏生死发愿。
云何名菩萨出过一切众生发愿?菩萨愿使一切四生众生悉成菩提而般涅槃,而我或入涅槃或不入涅槃,是名菩萨出过一切众生发愿。
云何名菩萨一切诸佛赞叹发愿?菩萨发愿:我化一切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萨道乃至坐于道场,我当劝请令转法轮;佛若入涅槃,我当劝请令久住世利益众生。是名菩萨一切诸佛赞叹发愿。
云何名菩萨摧伏一切诸魔发愿?菩萨愿使一切众生成佛时国土不闻恶魔名字,是名菩萨摧伏一切诸魔发愿。
云何名菩萨不为他教故发愿?终不受他教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自以智慧观察世界众生受无量苦,为拔济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菩萨不为他故发愿。
云何名菩萨无边发愿?菩萨不为方所少缘发愿。菩萨整其衣服,右膝着地,叉手合掌,心生猒恶:于十方一切世界所有菩萨,若坐道场勤修苦行、初成佛者、转法轮者,当悉观察照见我心,劝请随喜愿转法轮。一切十方菩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皆作无量难行苦行,乃至坐于道场降魔成佛及转法轮,于此一一善心,我皆随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菩萨无边发愿。
云何名菩萨不恐畏发愿?菩萨从初发心,闻深妙法不生惊畏、闻佛本行无边功德不生惊畏、闻菩萨深远游戏神通不生惊畏、闻菩萨深远善权方便不生惊畏。菩萨作是念:佛菩提无量无边、世界无量无边、佛所成熟众生无量无边,非我智力之所能知,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是名菩萨不恐畏发愿。
云何名菩萨无忧发愿?菩萨见诸众生痴无慧目、𢤱悷难调不可降伏、破戒懒惰众恶悉具,为如此等深起猒心,求生净土:愿令我等不闻如是诸恶之名,当行慈悲、智慧具足。菩萨发心便作是念:一切世界中少智众生,愚痴、喑哑、无涅槃分、不生信心者,而为一切诸佛、菩萨之所弃舍,如此众生我皆调伏,乃至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发此心时,一切魔宫悉皆震动,十方诸佛发心赞叹:庄严净土,速成正觉。是名菩萨无忧发愿。
云何名菩萨具足发愿?菩萨发心誓愿降魔、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具足发愿。譬如油钵若已平满,更投一滴终不复受。菩萨成佛,众愿满足,亦复如是,更无减少一尘之愿。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方便具足发愿。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力具足。何等为十?人不轻力、不为他所伏力、具福业力、具智慧力、具徒众力、得神通力、自在之力、陀罗尼力、菩萨定持不可动力、所言无二力。
云何名菩萨人不轻力?一切外道、声闻二乘无能过者,一切众生亦无有与菩萨力等者,是名菩萨人不轻力。
云何名菩萨具福业力?无有世间、出世间所修之福、功德庄严,能与菩萨力齐等者,是名菩萨具福业力。
云何名菩萨具智慧力?菩萨智力有所举动,于前、后际无有错谬,是名菩萨具智慧力。
云何名菩萨具徒众力?菩萨徒众不坏正见,无毁威仪,常修净命,所摄大众皆同菩萨正直之行,是名菩萨具徒众力。
云何名菩萨具神通力?菩萨以世俗五通胜于声闻二乘五通,能以一尘容阎浮提及四天下,或千世界、或二千世界、或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而微尘不增、世界不减,其中众生亦不迫迮、无觉知想、不相妨碍,是名菩萨具神通力。
云何名菩萨得自在力?菩萨有自在力,欲使三千大千世界种种珍宝遍满其中,即如其意,是名菩萨自在之力。
云何名菩萨得陀罗尼力?菩萨若闻无量无边诸佛说法,异文、异字,能于一念种种音声悉皆受持、思惟、修行,是名菩萨陀罗尼力。
云何名菩萨受持无亏动力?一切众生无能扰坏令其心乱,是名菩萨定持不亏动力。
云何名菩萨所言无二力?菩萨心思后言,口无二语,唯除方便利益之说,是菩萨言无二力。若有记莂,终不错谬,一切众生所有智慧,无能出过菩萨之者。
善男子!具足此事是名菩萨得力具足。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具足智。何等为十?知人无我智具足、知法无我智具足、一切处遍知诸方智具足、善知禅定境界处所智具足、智持具足、无等智具足、善知众生根行智具足、无作智具足、善知一切法相智具足、善知出世间智具足。
云何名菩萨知人无我?观五阴不坚、无牢固、虚妄、无真实,乃至灭谢亦不见有去。菩萨作是念:此五阴,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无养育、无人。凡夫愚人谓实有我故妄取我想,犹如鬼魅妖异所着。众生妄计亦复如是,或阴即是我、我即是因,或因是我所、我所是阴。着虚妄我,不见真实,于生死中如旋火轮,虚妄无实。菩萨如实能知,是名菩萨知人无我具足。
云何名菩萨观法无我知?如实相见生、见灭,知一切物犹如假借,但有名用,假施设生,无有实体。假施设法亦不断、不常,但从缘而生、从缘而灭。菩萨如实而知诸法真实,是名观法无我具足。
云何名菩萨一切处遍知?一切处遍知者,非一刹那之中、非一刹那中不知,非此方知、彼方不知,而能普于十方得无碍智,是名菩萨一切处遍知。
云何名菩萨善知禅定境界处所?知声闻定、知辟支佛定、知菩萨定、知诸佛定,如是诸定皆悉了知。声闻二乘但知自分境界,余则不知;菩萨定者知己境界,兼知二乘及如来禅定,究竟之相以佛力故亦悉能知,是名菩萨善知禅定境界处所。
云何名菩萨智持具足?菩萨善知声闻持、辟支佛持、菩萨持,况余众生而不能知?是名菩萨智持具足。
云何名菩萨无等智具足?一切外道二乘诸智无有能及菩萨智者,唯除如来一切种智,是名菩萨无等智具足。
云何名菩萨善知众生根行具足?菩萨能以净无碍智遍观世界众生,有众生能生菩提、有众生不能生菩提、有众生满足菩提、有众生不满足菩提,有众生住于初地乃至住于十地,有众生坐于道场、有成正觉、有转法轮乃至入般涅槃,有声闻乘涅槃、有辟支佛乘涅槃,有生善趣者、有生恶趣者,是名菩萨善知众生根行具足。
云何名菩萨无作智具足?于四威仪行、住、坐、卧念念无作,心恒成就。譬如有人于出入息乃至睡眠常无所作。菩萨如是,心无思惟亦非造作,而无碍智自然成就,是名菩萨无作智具足。
云何名菩萨善知一切法相具足?了达诸法皆同一相。云何一相?皆尽空相,如幻相、虚妄相,是名菩萨善知一切法相具足。
云何名菩萨善知出世间智具足?菩萨知无漏智、出一切世间诸智,是名菩萨出世间智具足。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得一切智满足。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得地三昧。何等为十?如地广大无边、如地一切众生依止存济、如地于一切众生悉有养育之恩终不计恩、如地普能容受诸大云雨、能为一切众生依止住处、能生善种及一切种、如大宝器、能出一切大药、不可倾动、不惊不畏。
云何名菩萨如地广大无边?周匝十方,无边无量;菩萨亦尔,功德、智慧、庄严、愿行无边无量,是名菩萨如地广大无边。
云何名菩萨如地一切众生依止存济?各存所欲称其拯给,周济无碍;菩萨亦尔,施、戒、忍辱、精进、禅、智,乃至众具皆悉施与之,而心无限碍,是名菩萨如地一切众生依止存济。
云何名菩萨有养育之恩而不望报?犹如大地,等无好恶,加报不欣、无亦不恨,是名菩萨育养之恩而不望报。
云何名菩萨如地普能容受大法云雨?亦如大地,天澍云雨,普皆容受,无不堪持;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诸佛兴大密云普澍法雨,如其所说悉能受持,是名菩萨如地普能容受大法云雨。
云何名菩萨能为一切众生依止住处?又如大地,草、木、丛林,一切众生行、住、坐、卧皆依于地;菩萨亦尔,一切众生修行善趣、二乘学法及以涅槃,一切皆因菩萨而有,是名菩萨能为一切众生依止住处。
云何名菩萨善种子之所依处?譬如大地,一切种子依地而生;菩萨亦尔,一切善业天人种子皆依菩萨而生,是名菩萨善种子之所依处。
云何名菩萨如大宝器?譬如大地能出众宝,是诸宝物皆出于地;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功德、善宝、一切乐果悉出菩萨,是名菩萨如大宝器。
云何名菩萨能出一切大药?譬如大地,出众妙药能治种种诸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能出一切诸妙法药、能除一切诸烦恼病,是名菩萨能出一切大法药器。
云何名菩萨不可倾动?譬如大地,风不能动,蝇、蚋、蚤、虱不能亏损,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内外诸缘逼恼不能扰动,是名菩萨不可倾动。
云何名菩萨不惊不畏?譬如大地,师子、虎、狼、龙、象、雷电哮吼,不能惊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外道九十六种所不能动,是名菩萨不惊不畏。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得地三昧。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譬如大水。何等为十?如水流注溉润赴下、能生众生善芽种子、欣乐敬信、浸烂一切烦恼根芽、如水清净不浊、除灭一切炽热之患、能除贪欲爱心之渴、深广难度、如水浇溉高下皆满、能除一切诸结尘垢。
云何名菩萨如水流注溉润赴下?生长草木而各滋茂;菩萨亦复如是,以诸功德如水溉下,流润微善亦能增长,是名菩萨如水流注溉润赴下。
云何名菩萨能生众生善芽种子?如水能润草木、丛林,悉得生长;菩萨以禅定水浇润觉意、正直道支令得增长,渐渐长养成一切智树,是名菩萨能生善芽种子。以若干种诸佛法果利益众生,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清净法增长流润,是名菩萨能生善芽种子。
云何名菩萨欣乐敬信?如水自湿,亦能湿彼;菩萨亦复如是,自身恭敬信乐,亦能令他恭敬信乐,是名菩萨恭敬信乐。
云何名菩萨浸烂一切烦恼根芽?譬如大水能浸草木根芽令使烂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修禅定水浸烦恼根芽令悉烂坏,乃至结使、习气、垢秽悉皆无余,是名菩萨浸烂坏一切烦恼根芽。
云何名菩萨如水清净不浊?水之体性常恒不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体性不浊。云何菩萨体性不浊?结使、贪欲、瞋恚、愚痴悉断无余,善护诸根清净如水,是名菩萨如水清净不浊。
云何名菩萨除灭一切炽热之患?譬如夏月,以水洗浴身则清凉;菩萨亦复如是,能以法水除烦恼热,是名菩萨除灭一切炽热之患。
云何名菩萨能除贪欲爱心之渴?譬诸泉水能除人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能以法水悉除众生五欲之渴,是名菩萨能除贪欲爱心之渴。
云何名菩萨深广难度?禅定智水,一切众魔及诸外道无能度者,是名菩萨深广难度。
云何名菩萨如水浇溉高下皆满?菩萨亦复如是,于善恶众生以法水普润令不苦恼,是名菩萨如水浇溉高下皆满。
云何名菩萨能除一切诸结尘垢?菩萨以禅定水淹洒六尘,诸根清净,色、声不染,是名菩萨能除一切诸结尘垢。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譬如大水。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譬如大火。何等为十?能烧一切结使之薪、能成熟一切诸物、能干烦恼淤泥、如炬火聚、如火照明、能令惊怖、能令安慰、若有利养与众共之、为人供养、人不敢轻。
云何名菩萨能烧一切结使之薪?如火能烧草木及诸丛林;菩萨亦尔,以智慧火能烧烦恼、结使丛林,是名菩萨能烧一切结使之薪。
云何名菩萨如火能成熟一切诸物?菩萨亦复如是,以智慧火悉能成熟一切佛法、坚固不坏,是名菩萨成熟一切诸物。
云何名菩萨能干烦恼淤泥?如火能干湿物;菩萨亦尔,能以智火干有漏淤泥,是名菩萨能干烦恼淤泥。
云何名菩萨如炬火聚?若人为寒所逼,得火则除;菩萨亦复如是,见诸众生为于烦恼寒苦所逼,菩萨以智慧火能令悉暖,是名菩萨如炬火聚。
云何名菩萨如火照明?譬如有人在雪山顶烧大炬火,周匝百里及二百里皆悉照明;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无明山顶然智慧火聚,于百千世界皆得照明,是名菩萨如火照明。
云何名菩萨能令惊怖?譬如獐、鹿、虎、豹见火惊恐,悉皆远走;若天、若魔及魔眷属、见菩萨智火威德皆悉远走,是名菩萨能令惊怖。
云何名菩萨能令安慰?譬如有人在旷野黑闇中迷失方所,遥见火聚便往趣之,或值聚落、放牧人处,得到彼已,恐怖悉除,心得安慰;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众生于生死旷野黑闇之中迷失方所,遥见菩萨火聚而往趣之,到已,烦恼、怖畏悉得消除,是名菩萨能令安慰。
云何名菩萨利养与众共有?譬如大火,能令王、若王等、旃陀罗、男、女等悉得火温;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与一切众生王、若王等、若旃陀罗、男、女等以智慧火消烦恼冰,悉令得温,是名菩萨利养与众共有。
云何名菩萨为人供养?譬如大火,刹利、婆罗门、城邑、聚落悉皆供养;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为天、人、阿修罗及魔眷属悉皆恭敬供养如世尊像,是名菩萨为人供养。
云何名菩萨人不敢轻?譬如有人得一少火,以能烧故,心不敢轻;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初发一念之善未有大力,天、人、阿修罗及魔眷属无能敢轻者。何以故?如是不久当坐道场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人不敢轻。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譬如大火。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犹如虚空。何等为十?广大无碍、寂灭无相、无边空智、无边空慈、广大如法界、知一切法、相如虚空、一切法不住、出过一切形相、出过一切思议量数。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犹如虚空。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心如虚空。何等为十?若心所喜乐亦不着、心不喜乐亦不瞋,于色、声、香、味、触亦不着、不瞋,乃至于一切法亦不着、不瞋,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于此四法亦不着、不瞋。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心如虚空。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犹如满月。何等为十?能与一切众生作清凉乐见者爱乐、能使善法日日渐增、能令恶法日日损减、如月盛满、体相胜妙体性清净、得无上乘、常自庄严、得法喜乐、乘第一乘有大神通威德自在。
云何名菩萨能与一切众生作清凉乐?如月天子初出之时,悉与众生清凉快乐,而众乐观,心无疲猒;菩萨之月亦复如是,除其烦恼郁烝之热,皆令众生得清凉乐,欢喜爱乐,是名菩萨能与一切众生作清凉乐。
云何名菩萨见者爱乐?如月初出,众生喜见利喜快乐;菩萨之月亦复如是,初出之时,众生喜见,无不悦乐,诸根寂定,如水澄清,威仪具足,是名菩萨见者爱乐。
云何名菩萨能使善法日日增长?如月初出,日日圆满;菩萨之月亦复如是,从初发心渐渐增长,乃至菩萨坐道树下功德满足,是名菩萨能使善法日日增长。
云何名菩萨能令恶法日日损减?譬如黑月,圆满光明以渐损减,至月尽时光明悉灭,隐蔽不现;菩萨一切众恶次第渐灭,乃至菩提悉皆除尽,是名菩萨能令恶法日日损减。
云何名菩萨如月盛满?如从月初至盛满时,众所瞻仰,刹利、婆罗门、城邑、聚落、一切男女无不称赞;菩萨之月亦复如是,常为天、人、一切众生皆悉称赞,是名菩萨如月盛满。
云何名菩萨体相清净?如月天子身相清净,是本业果报;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无垢清净从化而生,不由父母精气而生,从法而生,是名菩萨体相清净。
云何名菩萨得无上乘?如月天子乘于净乘照四天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乘于大乘,能使无量百千万亿世界众生悉皆照明,是名菩萨得无上乘。
云何名菩萨常自庄严?如月天子华鬘显现;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常以功德璎珞而自庄严,是名菩萨常自庄严。
云何名菩萨得法喜乐?如月天子游戏五欲,心常乐着;菩萨亦复如是,游戏诸法,心常喜乐,不染五欲,是名菩萨得法喜乐。
云何名菩萨有大神通威德自在?如月天子有大威德;菩萨亦复如是,具诸功德、自在智慧、神通变化,随意无碍,是名菩萨有大神通。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如月天子。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为名如日。何等为十?能除无明黑闇、能令信心开敷、能令十方周匝皆暖、能令善法生长、能令有漏灭没、能作照明、能使邪道异见蔽障不现、能令高下丘坑悉显、能令善业皆悉得起、能令智者喜乐愚者增[注: 通“憎”]恶。
云何名菩萨能除无明黑闇?譬如日出,众闇皆息;菩萨日出能除众生无明之闇。
譬如日出时,众华开敷;菩萨日出,应受化者亦皆开敷。
如日出时,周匝十方能令使暖;菩萨日出,功德、智慧令十方暖,不扰众生。
如日将出,见其明相知有日出;菩萨亦复如是,以智光明照诸世间,众生则知菩萨日出。
如日入时,诸方昏瞑,众物不现;菩萨以智慧光入诸三昧,烦恼、昏冥、一切结漏悉灭不现。
如日出时,光照阎浮提灭一切闇;菩萨智光亦能普照。
如日出时翳诸小明,萤火之光悉不复现,而日无心翳诸小明,法相自尔;菩萨日出则翳诸异见、群邪、外道。
如日出时,于阎浮提高、下、好、恶悉皆显现;菩萨日出时,正道、邪道亦各差别,邪谓八邪、正谓八正。
如日出时,田夫、耕农,诸作悉起;菩萨日出,信心众生普皆修善。
如日出时,善人乐见,奸盗众生悉恶不喜;菩萨日出,贤智乐见,群邪、外道一切不喜。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如日。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譬如师子。何等为十?无所畏、不畏大众、去终不还、能师子吼、具足辩才、乐处林野、在于山窟、摧伏大众、具勇猛力、善能守护。
善男子!云何无所畏?譬如师子往还出入无所忌难。何以故?不见与己等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周旋往返无所畏难。何以故?不见与己等故。
譬如师子不畏大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诸有大众欲来讲论不生畏难,心亦不高、不下。
譬如师子心无怯弱,临阵战斗而心不退,直进不还;菩萨亦尔。
如师子吼,飞落、走伏,鲛、鱼、龟、鳖、水性之属潜隐水底,人、畜皆惊;菩萨亦尔,作无我师子吼,能令一切外道、野干、着我见者十方惊走。菩萨不欲令彼生其惊怖,但欲除彼我见心故,亦为化余信心众生。
如师子王勇猛无畏,遍观四方心无怯弱;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其行纯净,常谛观察三昧智慧。
譬如师子乐处林野;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常乐闲独,离于愦闹。
又如师子乐处山窟;菩萨亦尔,乐处禅定三昧山窟。
譬如师子无所结缚;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悉已远离结使重担而行无染着。
譬如师子,无有伴党能摧诸军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独坐道场摧伏魔众。
善男子!犹如师子,近聚落住能令獐、鹿不害苗稼;菩萨亦尔,随住方面能令众魔、一切外道不坏正法。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譬如师子。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为善调。何等为十?菩提心坚牢、修治菩提、守护诸根、趣向正道、善持重担、为众生故不辞劳苦、正命自活、能除谄曲虚妄之说、幻惑悉除、心常正直。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善调。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为善乘。何等为十?虽行禅定恒修空相、虽尽烦恼障而常修道、善顺佛教而无所违、等观诸法善解法界、心常自卑如旃陀罗、善除憍慢贡高吾我、见法决定无有疑悔、善察诸法得决定相、善于正道不随他教、善向菩提为世福田。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善乘。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譬如莲华。何等为十?其体清净、不着于水、不染少恶、戒香具足、修清净行、和颜悦色、柔软不硬、见者皆吉、心意调熟、生己有想。
云何不着?如莲华生水,淤泥不染;菩萨虽生世间而不为世法所着。何以故?得方便智慧故。
犹如莲华,水不能染;菩萨亦尔,不为少恶之所染着。
如莲华生处香气满中;菩萨亦尔,随所住处戒香悉满。
譬如莲华随所生处体性清净,刹利、婆罗门、城邑、聚落之所称赞;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戒行清洁,天、人、阿修罗、夜叉、干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之所称赞,常为诸佛之所护念。
如莲华开敷,众皆爱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和颜悦色,诸根清净。
譬如莲华柔软不硬:菩萨如是,体性柔软,言无粗犷。
譬如莲华常是吉相,乃至梦中亦名为吉、有义有吉;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是吉。究竟必得证一切智,以是义故,名一切吉。
譬如莲华未开敷时不名具足,华既开敷则名清净,一切具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慧觉开敷是名为佛。
如莲华开敷能令眼见快乐、香气充满、身触柔软、心得喜悦、则意受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智慧成就、慧光明相,能令见时眼得清净、闻时耳得清净、戒香远闻鼻得清净、触身供养身得清净、思惟功德意得清净。
莲华生时,生己有想;佛及菩萨、四天王等,若见菩萨出时亦皆守护,生己有想。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譬如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