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圣教法宝标目 卷第九
元清源居士王古 撰
《释迦谱》五卷。【彩】
右,梁僧佑撰。旧十卷,今合之。一、释迦始祖。二、姓瞿昙。三、六世祖。四、降生、成佛。五、七佛种姓,众数同异。六、三千佛,缘七内外族姓名。八、弟子姓缘。九、四部名闻弟子。
《释迦氏谱》
右,唐,终南释氏,以僧佑谱文繁多,述此。一、所依贤劫。二、氏族。三、所托方。二、四法王化相。五、圣凡后裔。
《释迦方志》二卷。
右,终南释氏述。一、封疆,序世界安立。二、统摄,序佛所摄三千大千世界。三、中边,序天竺居天地中。四、遗迹,序佛故迹,谓《西域记》详於土风,略於遗迹。五、游履,序今古僧俗游天竺可纪者。六、通局,序佛化迹差殊不同。七、时住,序正像住劫。八、教相,序历代兴崇佛教。
《经律异相》五十卷。【仙】【傍】
右,梁天监中,敕僧旻等,及禀武帝。节略经、律、论事,凡六部。一、天。二、地。三、佛。四、诸释。五、菩萨。六、声闻。比丘尼、人、鬼、神、杂畜、地狱。
《陀罗尼杂集》十卷。【启】
右,集诸经佛、菩萨、仙、天真言,而未详集者。僧可洪序,其文重复,真俗杂乱,传写讹误。
《诸经要集》二十卷。【甲】【对】
右,唐西明寺释道世,集三宝等三十部,序决教法、修行仪轨、罪福果报等。诸经要义,各以类从,因述劝诫。
《出三藏记集》十五卷。【楹】【肆】
右,僧佑撰。考校自古译经先后存亡,真伪总别,以类分目。又集诸家所作经、序、记等,及历代高僧、俗士问答。注解律、论目录。
《众经目录七卷》
右,隋僧法经等撰。类次众经、律、论,一译、再译、数译、失译,及重出、别生疑伪。(别生,谓抄出别行。)
《历代三宝记》【筵】
右,隋翻经学士费长房撰。首以编年,叙自周已来,佛生灭、译经获瑞像等事迹。次编类,译历代经,及译人事迹。次类大小乘经目。次《开皇三宝》总录。次帝年。次代录。次入藏经。次总目。
《众经目录》五卷。【设】
右,唐释静泰撰。凡二千余部,六千余卷。一、单本。二、重翻至六翻,及《圣贤集传》。三、入藏及别生。四、疑伪。五、阙本。凡经各有纸数。
《大唐内典录》十卷。【席】【鼓】
右,西明寺释氏道宣撰。序历代所译经。次分大小乘。次入藏。次数译从一。次别出摄归本部。次阙本。次注解。次流化。次疑伪。次录目。终次应感。
《大周刋定众经目录》十五卷。【瑟】【吹】
《续大唐内典录》
右,释智升撰。序经目,续麟德至开元所译。
《古今译经图纪》四卷。
右,唐释靖迈撰。序次逐代译人事迹,并所译经律论目。
《续古今译经图纪》
右,释智升撰,慈恩寺翻经院图画。古人传译缁素,三藏迈公撰题;后有藻绘而无题记,今续之,并序。译人事迹,并所译经目。
《开元释教录》二十卷。【笙】【阶】
右,释智升撰。前十卷,总序历代所译经律论目。后十卷,分大小乘经论集有译无译、阙本疑伪、别生异名重载,亦有增损拾遗。
《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纳】【转】
右,贞观沙门玄应撰。逐经音释,并唐梵字义。
《华严经音义》二卷。
右,唐沙门慧宛述。
《西域记》十二卷。【疑】【星】
右,唐奘法师译,沙门辩机撰。叙西域诸国风土、城邑,兴废佛法遗迹。
《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
右,西明寺释氏撰。叙历代僧与道士对辩胜负。
《续古今佛道论衡》
右,叙佛法初来,道士比较胜负事。
《传法记》【右】
右,叙佛法初来,道士比较,及孙权等试验事。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三卷。
右,道宣律师撰。一、述见诸天问答教迹、戒律事。二、述历代瑞像。三、初述圣寺,次述圣教,末述神僧事。
《集沙门不拜俗事》六卷。
右,沙门彦琮纂序。晋至唐奉议书诏,不拜俗事。
《三藏法师传》十卷。【通】
右,叙玄奘法师取经事。
《求法高僧传》二卷。【广】【内】
右,唐沙门义净自西国还,在南海室利弗逝国撰,寄归。叙中国及交州新罗往天竺求法僧,大抵多病难。及住不回者。及那烂陀寺图。
《高僧传》十四卷。
右,梁僧慧皎撰。一、译经。二、义解。三、神异。四、习禅。五、明律。六、亡身。七、诵经。八、兴福。九、经师。十、导师。论称,昔高僧本以八科成传,今以经导虽末,而悟俗可崇,故加二条足成十数。
《法显传》
右,法显自述往来天竺取经等事。
《续高僧传》三十卷。【左】【明】
右,唐释道宣撰。十例。一、译经。二、解义。三、习禅。四、明律。五、护法。六、感通。七、遗身。八、读诵。九、兴福。十、杂科。又曰:《声德传》称,凡此十条,世罕兼美。今就其尤最者,随篇拟论。
《辩正论》八卷。【既】
右,唐释法琳撰,陈子良序,并注。以道士李冲卿、刘进喜等谤法,乃作此论。三教治道,一;十代奉佛,二;佛道先后,三;释李师资,四;十喻,五;九箴,六;气为道本,七;信毁交报,八;品藻众书,九;出道伪缪,十;历世相承,十一;归心有地,十二。
《破邪论》二卷。
右,唐释法琳撰。难傅奕所陈毁佛法事。上皇太子并秦王,各有启冠篇首。
《十门辩惑论》三卷。【集】
右,唐大慈寺释复礼,答太子文学。权无二,释典,稽疑。十门:一、通力上感。二、应形俯化。三、净秽二别。四、迷悟见殊。五、显实得记。六、反经赞道。七、观业救舍。八、随教抑扬。九、化佛隐显。十、圣王兴替。
《甄正论》三卷。
右,僧立薿撰。辩“灵宝”、“化胡”等经虚伪。
《弘明集》十四卷。【坟】
右,梁僧佑集,并序。集古今僧俗卫法诸文,及制述於佛有益者。以类编次。
《广弘明集》三十卷。【典】【群】
右,唐释道宣集。一、归正。二、辩惑。三、佛德。四、法义。五、僧行。六、慈济止杀。七、戒功。八、启福悔罪。九、统归赋、论、诗、赞。凡九篇。
《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英】
右,唐三藏义净撰。用西域所见僧律仪,依根本律,集四十章,以证东土违失。
《比丘尼传》四卷。
右,梁释宝唱撰传。自晋升平,讫梁天监。凡六十五人。
《集诸经礼忏仪》二卷。
右,唐释智升撰。集诸经礼佛赞偈,忏罪仪法,愿生净土。上卷末云:故信行禅师依经自行此法,以世无正文,故集此书。下卷,录比丘善导等所集愿生净土赞偈等。
《说罪要行法》
右,三藏义净撰。半月、月尽,忆所犯罪,说罪自忏。
《受用三水要行法》
右,三藏义净撰。依圣教及西土现所行律。
右,说持诵祈愿胜妙功德法门。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
右,说金刚顶瑜伽十八会修持法要。
《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右,说持诵天女名号功德。
《秽迹金刚法禁百变经》
《秽迹金刚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右,说持诵此咒能除一切病苦,除遣一切鬼祟邪魅,救度众生,满一切愿,降伏一切凶恶鬼神,除伏连虫兽等,皆不能为害。有结印、服符等法。
《曼殊师利童子五字法》
《金刚顶瑜伽经》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经》
右,并说持诵祈愿等法。
《千手千眼广大圆满无碍咒》【户】
右,与【洁】字函,伽梵达磨所译文别。
《千手千眼根本真言》
右,与前咒不全同,亦有略注说法义处。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
右,略解本经。
《诃利帝母真言法》
右,说治病、满愿、保胎、求男女等法。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法》
《大日经略摄念诵修行法》
《金刚顶修行法》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行法》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尾奢法
《金刚顶降三世大仪轨》
《金刚瑜伽文殊菩萨法》
《金刚顶瑜伽观自在修行仪轨》
《仁王般若念诵法》
右十一仪轨,各说持诵殊胜功德。坛印、供养、摄召、降伏,种种祈愿,随意成就法。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右,与【壁】字函《王法正理论》本同。
《金刚瑜伽中发菩提心论》
右,大广智说,修瑜伽人,身虽人身,心同佛心,以秘密加持,顿同诸佛。《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知一切众生究竟成佛。又云:信解清净心,自悟不由他,具足同如来,则超凡夫位,入佛所行处。生在如来家,令修行者观照本心湛然清净,犹满月遍虚空皎洁分明,合普贤之心,速具一切智。
《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三卷。【封】
《毗卢遮那佛灌顶真言》
右,与【男】字函经,本同译别。
《慈氏菩萨缘生稻秆喻经》
右,与【伤】字函经,本同译别。(已上并不空译。)
《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十卷。【罗】
右,瑜伽金刚五顶五智尊,千手千钵,钵中千佛。文殊秘密菩提,三摩地,一切如来大教王。入佛心三密,三十支智镜性海,具足一切法。入毗卢遮那灌顶法门,五智五顶,五如来解脱门。一切诸佛,菩提根本,文殊无尽甚深十大愿。十六大士、十大菩萨行愿功德,持诵修证法门。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将】
右,佛在耆阇崛山,与三万二千阿罗汉、八万四千一生补处菩萨、八部眷属,百千万亿,围绕供养。佛放大光明,照十方界。时,次补弥勒大菩萨师子吼说偈赞佛,愿为演说心地观门大乘妙法,引导众生令入佛智。文殊弥勒诸大菩萨,与佛问答微妙法义。佛说:有四恩德不可得报:一、父母恩。若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未能报恩,应勤孝养。若人供佛,福等无异。二者,众生以其多生互为父母,故於一切时,亦有大恩、旧恩未报,宜互饶益。三者,国王恩。护持众生,使安乐故。四者,三宝恩。利乐众生,不可思议故。佛法僧宝功德,名真福田。复说三者,何故名宝,详如本经(已上第二卷)。次说持戒忏悔,及三身功德,法宝利益(第三卷)。次比较出家在家,功德过患(第四卷)。佛言,出家比丘常当昼夜如是观察:我得人身,诸根具足。从何处没,来生此间?於三界中,当生何处?於四大洲六道之中,受生何道?以何因缘,免八难身?庄严劫千佛已涅槃,星宿劫千佛未出现,住贤劫几佛涅槃,几佛未出?何时弥勒下生人间?今我身中,有何善业?戒定慧学,当有何德?过去佛皆已不遇,未来佛得见不耶?现在凡夫地三毒烦恼,何者最重?一生已来,造何罪业,种何善根?我此身命,能得几时?是日已过,命随减少,犹如牵羊,诣彼屠所,渐渐近死,何所逃避?身坏命终,当生何处?三恶道苦,如何脱免?勿贪世间受五欲乐,精勤修习如救头然,忏悔先罪,调伏其心,名真出家。披福田衣,不贪知足;常行乞食,医药知足;住阿兰若,离喧摄心。如是四无垢性甚深法门,各各有十种功德。受持、读习、解说、书写,现世获大福智,命终必生知足天宫,奉觐弥勒。若愿生十方佛土,随愿见佛(第五卷)。〈离世间品〉,说住阿兰若处功德利益。〈厌身品〉,说有漏身三十七种不净,秽恶、不坚牢过患(第六卷)。〈波罗蜜品〉,说十波罗蜜,乃至八万四千波罗蜜法。〈观心品〉,文殊问佛:“云何为心地大妙智印?”佛告文殊:“胜秘密心地法门,名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名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名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名一切饶益有情无尽法藏,能引诸菩萨众到自在智处。是最胜法幢,是大师子吼,三界之中,以心为王。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於如来。三界唯心,心名为地。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修行,速圆众行,疾得菩提。”文殊白佛:“心法本无。不染尘秽,云何心法染贪瞋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见在之心,不住内、外、中间。都不可得,本无形相,无有住处。一切如来尚不见心,何况余人?”佛答微妙,广如本经。文殊白佛:“凡夫初心,依何等处?观何等相?”佛言:“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於胸臆上,明朗而住。五十由旬,无垢明净;内外澄澈,最极清净。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能令众生身心清净,坚固不退。”有加持真言、印法等,说逐品法门。时,新发意菩萨、人、天、婆罗门海众,发菩提心,得法眼净,住不退转。乃至十地妙觉者,四万八万四千,以至阿僧祇不可说一切有情等,皆当得菩提。佛说此经,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凡夫身便入佛地。信解此经一四句偈,其福不可限量,胜以恒河沙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精舍宝塔等,十六分不及一。
《大方广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相】
右,译翻梵字,并出观法。
《护国仁王般若经》二卷。
右,与【羽】字函经同本。
《七俱𦙆佛母准提陀罗尼经》
右,说持诵功德仪范。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庄严经》三卷。
右,与【鸟】字函《文殊受记经》,同本异译。
《普遍光明大随求陀罗尼经》二卷。
右,说持诵、写戴,有种种殊胜功德。
《炽盛光佛顶销灾陀罗尼经》
右,佛说除一切灾难法,能成就入万种吉祥事,能除灭八万种不吉祥事。
《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三卷。【路】
右,说持诵印咒,求愿降伏等法。
《一字奇特佛顶经》三卷。
右,说持诵有种种殊胜功德。
《文殊所说宿曜经》二卷。
右,说日月五星、二十七宿(唐二十八)、十二宫分、年月日时,所主吉凶诸法。
《菩提道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侠】
《呵唎哆罗陀罗尼阿噜力经》
《大威力乌刍瑟摩明王经》二卷。
右三经,皆说持诵祈咒有大应验,种种法门。
《一髻尊陀罗尼经》【槐】
右,观世音说陀罗尼,利益众生。结界建坛,持诵护摩,种种祈愿,降伏息灾,成就诸法。
《末利支提婆华鬘经》
右,佛说末利支天,常在日前行,日不见彼,彼能见日。王难贼难,行路旷野,昼夜水火鬼难毒难中,救护众生。印坛持诵,满种种愿。鬼蛊虫蛇,种种疮病,解厄求财,除睡缚贼等法。
《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右,说持咒、画像、印坛、祈愿等法。
《般若心经》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右,即是《般若心经》,与什法师奘法师译,小有增多。
《雨宝陀罗尼经》
右。妙月长者,多眷属,少资财,又多疾病。告佛,佛为说此经,令满所愿。
《摩利支天经》
右,与【才】字函经,本同译别。
《文殊问字母经》
右,佛答文殊问,一切诸法入於字母,及陀罗尼字法。
《瑜伽念珠经》
右,金刚手菩萨说珠表胜果。中间满为断漏,线贯串表观音,母珠表无量寿,不可蓦越过。校量木、铁、水晶、菩提子等得福之量。
《木槵经》
右,国王问,国贫民困,不得安卧,求佛法要。佛说木槵子持诵法。莎斗比丘,诵三宝名满十岁,得斯陀含果,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
《大吉祥天女经》
右,受持名号,除一切怖畏、逼恼、贫穷、灾横等。有一百八名。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右,佛召集十方诸大菩萨,说此陀罗尼持诵有殊胜功德。
《观自在说普贤陀罗尼经》
右,说持诵祈愿殊胜种种功德。
《八大菩萨曼茶罗经》
右,佛说:有八曼茶罗,是观音、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文殊、除盖障、地藏,甚深法要,依法建立。一遍者,十恶五逆、谤方等罪,皆悉消灭;一切所求善利、胜愿,皆得成就。
《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
右,佛说:陀罗尼,除宿食不消,霍乱、风黄,痰、癊、痔、瘘、淋沥、上气、嗽、疟、寒热、头痛、著鬼,悉得除差。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右,佛说:此陀罗尼,令眼无垢翳一切疾病。
《毗沙门天王经》
右,毗沙门天王白佛:“我愿利乐诸有情等,丰饶财宝,护持国界。此陀罗尼,如摩尼宝,能满众愿。说持诵祈愿种种胜妙功德法。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右,与【羔】字函《面然经》,同本异译。
《仁王般若念诵法经》
右,佛说仁王般若道场仪轨十法。
《瑜伽翳迦一字顶轮王瑜伽经》
右,说建道场持,诵仪轨功德。
《回向轮经》
右,佛说:持诵此密言一遍,得百梵福,梦常见佛,诸罪消灭。
《十力经》
右,说佛具十种大智力,故得名如来。
《金轮正念诵法》
右,诸佛顶经中,广说供养持诵仪轨,今但晨暮修行要略之法。
《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右,较量牛象师子等力,各各十倍增胜,唯佛一一节中,皆具八万四千六百六十三种那罗延力。
《金刚顶瑜伽深密门》
右,说持诵种种深妙仪轨法。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蜜言念诵仪轨》三卷。【郷】
右,说持咒、坛印、画像、供养、祈愿,种种法门。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叶衣观自在菩萨经》
右,皆说持诵祈愿种种法。
《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
右,佛说此咒,为令众生寿命、色力,皆得成就,无死夭怖。
《穰麌梨童女经》
右,能除世间一切诸毒,毒虫、毒蛇、毒药、咒毒、蛊毒、魅毒,皆不能害。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右,与【兵】字函经同本。
《大方广如来藏经》
右,与【过】字函经本同。
《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经》
为此方之式。
《护命放生轨仪法》
右,三藏义净撰。述滤水得虫放生器,并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杜】【隶】
此下,贞元译。右,南天竺乌茶国王,手自书写《华严经》百千偈中善财童子参五十五圣者,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并书,来进。唐德宗贞元中,诏三藏般若,译成四十卷,即是实叉难陀所译第六十一卷至八十卷〈入法界品〉同本,而贞元本,文广事详,几增一倍。若普眼长者、甘露火王、妙德圆满主、林神、最寂静婆罗门等,法门奇特,多旧所未出。又实叉本第八十卷,未有〈流通分〉。而贞元本,末卷之首,“尔时,普贤称赞如来胜功德已”,乃是聮环。第八十卷末,前偈、次说十大愿王。卷末列“众部信受奉行”,即本末具备,方见前八十卷末品,来文未足。
《守护国界陀罗尼经》十卷。【漆】
右,佛於菩提树下,与大菩萨、八万四千及诸天人等,说此《守护国界陀罗尼》。有三十二修陀罗尼法,十六种如来大悲,三十二种如来甚深事业,种种庄严法门,持诵仪轨等。第十卷末,阿阇世王问人命终堕恶道,或生人天,云何得知?谁人曾见?佛说,当堕地狱者,有十五种相;生饿鬼者,有八种相;生畜生者,有五种相;当生人、天者,各有十相。详如本经,教诫切至。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书】
右,贞元中,不空译,与《大集经》中〈虚空藏菩萨品〉,本同译别,文理互有详略。
《大乘密严经》三卷。
右,不空译,与【墨】字函经,同本异译。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十卷。【璧】
右,慈氏菩萨问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大乘功德,无尽法门,不可思议。佛说三宝功德,六波罗蜜广大微妙法门。说逐品法门时,各有无量菩萨得无生忍,数十万众生发菩提心。经末,赞说此经广大殊胜功德。
《十地经九卷》
右,贞元中,尸罗达摩译,与《华严·十地品》本同。经初,云薄伽梵成道未久。第二七日,住他化自在天王宫,与异类佛刹来集菩萨众,金刚藏菩萨,说〈十地品〉。余文或有小异处。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三卷。【府】
右,与【悲】字函经,本同译别。
《大云轮请雨经》二卷。
右,与【大】字函经,本同译别。
《大孔雀明王经》三卷。
《文殊菩萨根本大教王金翅鸟经》
《观自在修多罗瑜伽念诵法》
右四经,各说持诵、祈愿,种种法门。
《大药叉女爱子成就法经》
右,神名欢喜母,是婆多大药叉将之女,娉散脂大将,生五百子,有五千眷属,常在支那国护持世界。此经说持诵、供养功德,种种祈愿法门。佛付嘱,令勤守护众生,以至法灭。
《大乐金刚不空理趣释》
《陀罗尼门诸部要目》
右,略说《瑜伽经》都十万偈,有十八会。经说,五部:中方佛部,毗卢遮那为部主。东方金刚部,阿閦佛为部主。南方宝部,宝生佛为部主。西方莲华部,阿弥陀佛为部主。北方羯磨部,不空成就佛为部主。五部主,各有四菩萨为眷属,四部,前、右、左、背而安。列外四部,四门钩索锁铃,四方十六大菩萨,六曼茶罗,二十五种炉护摩等。法事要目。
《般若理趣不空三昧真实菩萨十七圣大曼茶罗义述》
右,略举十七清净三摩地成证法门。
《大乘缘生论》
右,详解十二缘生法门。
《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右,本出《乌波离所问经》。能净业障重罪,现生所求、禅定、解脱,皆得满足。五天竺国修大乘人,六时礼忏不阙,功德广大不能尽录。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神验法》
《观自在如意轮念诵仪》
《普贤金刚萨埵念诵仪》
《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
《大圣天欢喜双身夜迦法》
《观自在大悲法门》
《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
右九经,各各说持诵、供养、印坛、祈愿,种种秘妙法门。
《五字陀罗尼颂》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
《金刚顶经·文殊菩萨法一品》
右,并说文殊五字咒,功德殊胜法门。
《文殊赞佛礼》
右,文殊四十礼赞佛功德。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礼》
右,礼五佛诸大菩萨名号,出生功德,灭罪法。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
右,说法身、法界、菩提、涅槃、二乘、十地、二觉功德。
《普贤菩萨行愿赞》
右,是〈普贤行愿品〉略偈,首尾不具。经后,有〈速疾满普贤行愿陀罗尼〉。云日诵〈普贤行愿〉,后诵此真言一遍,普贤行愿,悉皆圆满,速得三昧现前,福慧二严速疾成就。
《受菩提心戒仪》
右,说最上乘受戒忏悔法。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
《金刚顶胜初瑜伽念诵法》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
《成就妙法莲华观智仪轨》
《仁王般若仪轨》
《甘露军茶利念诵仪轨》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
《大孔雀明王画像仪轨》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仪轨》
《无量寿修行供养仪轨》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
《金刚手光明灌顶仪轨》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仪轨》
《观自在心真言观行轨仪》
《金刚顶略出念诵仪》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一切时处念诵仪》
《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仪轨》
《大威怒乌刍涩磨仪轨》
右,十八念诵仪轨,并不空出。各各说持诵本经修行仪轨。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右,不空译。初云,我今愍念一切求等觉者,不知此秘密瑜伽速成佛法,於三大阿僧祇忍诸苦行,不至菩提。故於金刚顶百千颂中,略说毗卢遮那如来自性成就法身。金刚界大圆镜智流出他受用,异名《金刚王菩萨念诵仪轨》,以三密修行大印等,令真言行菩萨,速证等觉之位。
《金刚顶瑜伽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
右,说金刚顶经百千颂。十八会瑜伽,演顿证如来内功德秘要。若不五部五密曼茶罗加持,自有漏三业身能度无边有情,无有是处。以秘密加持威德力故,於须臾顷,当证无量三昧,得一大阿僧祇劫所集福慧。则为生在佛家,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受得广大甚深不思议法,超越二乘十地修持法门。详如本经。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右,广说护持多种,如《大瑜伽经》。今略说五种:谓息灾、增益、降伏、勾召、敬爱。护摩炉形量方圆,大小深阔,画五部坛位,各有种种法相。面向方位,加持时分,建坛择地,供养、印咒法,各差别。此三世佛秘密法门,皆须精晓,勤敬修习,无不成就。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
右,初颂云:“运心遍法界,一切佛刹海。广多供养具,宫殿众楼阁。种种宝庄严,遍满虚空界。如空刹土尔,如刹佛亦然,如佛法亦尔,如法供养然。一切皆无量,十方无边刹。敬礼诸如来,入般若甚深,体性三摩地。现大月轮,量同法界,光明普照,寂然清凉。悲愍有情,三界炽然。如一子想,未度者度,未安者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种种加持法门,有大殊胜功德。
《结集正教住持遗法仪》六卷。【给】
右,尊者罗睺罗记,沙门道宣译。初序结集仪式,二序天人偈颂,三序结集付嘱相篇。大迦叶问,阿难答:“诸经首尾,当安何语?”“八部列众先后。次叙分布舍利,牙印,爪发,衣钵,杖锡,坐具,金瓶。”“付嘱安布置何处?”“住持遗法,利乐众生。”过去诸佛,传付法衣、剃刀、经函、宝塔等。断著毛羽衣,断用宝钵,断食肉等。二十九缘。
《食施获五福报经》
《施饿鬼食经》
《金刚寿命陀罗尼经》
右三经,与《开元录》经本同。
《瑜伽金刚顶注释字母品》
右,略解一切法不生,名义、性相等,皆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