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藏法书数总目 卷下
第十二卷
四僊避死(出出曜经第二卷)
四种死生(出别 译杂阿含经第四卷)
菩萨四心(出金刚经论)
四无量心(出法界次第上卷)
四种信心(出起信论)
四缘发菩提心(出地持经第一卷)
菩萨四法(出瑜伽师地论第四十七卷)
四种法为菩萨实德(出大宝积正法经)
四摄法(出法界次第下卷)
四法集善根(出大宝积正法经)
四善法(出涅槃经第十八卷)
菩萨四法门(出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在家人四种具足法(出杂阿含经第四卷)
四弘誓(出止观大意)
四弘誓愿(出法界次第下卷)
菩萨四弘誓(出陀罗尼杂集第三卷)
四梵福(出增壹阿含经第二十一卷)
四法生福(出大宝积正法经)
入道四行(出正宗记并稽古略未入藏)
四种观行(出慈悲水忏中卷)
四事行(出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陀经)
四事供养(出增壹阿含经第十三卷)
施有四事(出诸经要集第十卷)
四施(出菩萨善戒经第一卷)
四种施处(出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五卷)
四种施俱得净报(出大涅槃经第二十二卷)
四戒(出华严孔目未入藏)
四种持戒(出杂阿毗昙心论第八卷)
四忍(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五十卷)
四种定学(出成唯识论第九卷)
四空处定(出法界次第上卷)
四种资粮(出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九卷)
四种意趣(出阿毗达磨杂集论第十二卷)
四种作意(出瑜伽师地论第三十一卷)
四种念佛(出普贤行愿记未入藏)
四种白法(出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上卷)
四种法为善友(出大宝积正法经)
四法离魔道(出大宝积正法经)
四事先苦后乐(出增壹阿含经第二十一卷)
四魔(出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九卷)
外道四论(出瑜伽师地论第八十七卷)
外道四见(出华严经疏第三卷)
四韦陁(出摩登伽经上卷)
有无四句(出华严经疏第十六卷)
常等四句(出华严经疏第十六卷)
一异四句(出成唯识论第一卷)
鸟四生(出起世因本经第五卷)
龙四生(出起世因本经第五卷)
阿修罗四生(出楞严经第九卷)
第十三卷
四种法离菩萨行(出大宝积正法经)
四人有障(出䆒竟一乘宝性论第三卷)
说法四谤(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五十卷)
四识住(出宝积经第三十七卷)
有漏四种过失(出瑜伽师地论第五十六卷)
四无明(出宗镜录第七十四卷)
四种贪(出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六卷)
四欲(出法苑珠林第二卷)
四缚(出鞞婆沙论第二卷)
四流(出成实论第十二卷)
四取(出佛性论第三卷)
四障(出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四劫(出佛祖统纪未入藏)
四土(出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第一卷)
四土(出华严经疏第八卷)
世界四持(出华严经疏第八卷)
四轮持世界(出佛祖统纪未入藏)
四风轮(出华严经第五十卷)
四大部洲(出长阿含经第十八卷)
日照四洲(出法苑珠林第四卷)
世间四义(出析玄记未入藏)
依正四句(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二卷)
舍卫四德(出翻译名义第三卷诸国篇)
净秽四句(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海底四宝(出华严经第五十一卷)
四河(出长阿含经第十八卷)
一境四心(出摄大乘论释第四卷)
通局四句(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四光喻智(出法华文句第五卷)
四事不可思议(出增壹阿含经第二十一卷)
四种心(出翻译名义第六卷心意识法篇)
四威仪(出菩萨善戒经第五卷)
息有四种相(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上卷)
四梦
四梦(出善见毗婆沙律第十二卷)
四食(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三十三卷)
四利须食(出释氏要覧上卷中食篇未入藏)
乞食四分(出宝云经第六卷)
四邪命食(出大智度论第三卷)
四食时(出法苑珠林第四十二卷)
行四依(出四分律藏第四十八卷)
四机(出法华文句第十卷下)
四种我(出圆觉经略疏上卷)
四大(出圆觉经)
四微(出金光明经文句记第四卷上)
四求(出法集经第一卷)
四求不得(出大乘庄严经论第二卷)
四不寄附(出优婆塞戒经第六卷)
四不见(出圆觉经钞)
四不成(出因明入正理论)
四种无(出涅槃经第三十九卷)
第十四卷
四知(出佛说骂意经)
一名四实(出涅槃经第十卷)
四念珠(出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怀胎死四(出出曜经第十卷)
四葬(出法苑珠林第九十七卷)
虹蜺四缘(出法集经第二卷)
四兵(出长阿含经第六卷)
四华(出翻译名义第二卷)
四华(出法华文句第二卷下)
五种法身(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三卷)
五教佛身(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中卷时字凾)
五部教主(出大乐金刚不空三昧耶经并宗镜录第二十四卷)
佛观五事降生(出过去现在因果经第一卷)
佛五姓(出释氏要覧上卷姓氏篇未入藏)
佛有五事(出增壹阿含经第二十七卷)
五不赴请(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第二十一卷)
如来五种说法(出思益梵天所问经第二卷)
五种甚深(出法华经论上卷)
五所依土(出圆觉经略疏钞)
五法(出楞伽经第一卷)
百法五位(出显扬圣教论第一卷)
五类说法(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经五义(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五人说经(出大智度论第二卷)
五种不翻(出翻译名义第一卷序文)
华严五周因果(出华严经疏第三卷)
华严五为(出华严经疏第二卷)
五种般若(出金刚经纂要疏刋定记第二卷)
法华五重玄义(出法华玄义第一卷上)
修大涅槃得五事(出大涅槃经第二十二卷)
天台五时(出天台四教仪)
五味(出大涅槃经第八卷)
五部律(出翻译名义第四卷律分五部篇)
第十五卷
五摄论(出法宝标目第六卷)
五藏(出六波罗蜜多经第一卷)
五种藏(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十三卷)
五觉(出起信论)
五行(出涅槃经第十一卷)
五种菩提(出大智度论第五十三卷)
五种性(出天台四教仪)
五性成佛(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寄位五相(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二卷)
五品(出法华文句第十卷)
五停心(出天台四教仪)
五忍(出仁王䕶国经上卷)
观身五种不净(出析玄记未入藏)
五蕴(亦名五阴出大乘广五蕴论)
五蕴实相(出大般若经第四百六十八卷)
五蕴喻(出方广大庄严经第十二卷)
转五蕴成五分法身(出请观音经疏)
转五蕴成三德(出摄大乘论)
色蕴有五种相(出显扬圣教论第五卷)
五受(出析玄记未入藏)
五根(出法界次第中卷)
五力(出法界次第中卷)
五识(出法界次第上卷)
五识(出起信论疏)
五通(出大智度论第五卷)
五种通(出宗镜录第十五卷)
五神通(出菩萨处胎经第三卷)
五后得智(出摄大乘论释)
五轮三昧(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三卷)
五因(出涅槃经第二十一卷)
五种果(出显扬圣教论第十八卷)
现在五果(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四十三卷)
解脱有五义(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二十四卷)
贤首五教(出华严经疏第二卷)
慧观五教(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波颇五教(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刘虬五教(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不分教五意(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第十六卷
大乘五位(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二十九卷)
菩萨有五种生(出菩萨地持经第八卷)
菩萨有五种相(出大乘庄严经论第十三卷)
菩萨有五种自在(出大宝积经第六十八卷)
五怖畏(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七十五卷)
小乘五位(出天台四教仪)
初度五人(出翻译名义第一卷度五比丘篇)
五种声闻(出法华文句记第四卷上)
五性(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五十三卷)
五种阿那含(出涅槃经第三十六卷)
五果回心(出大涅槃经第十一卷)
五分法身(出法华玄义释籖)
五论师(出翻译名义第一卷宗释论主篇)
五种法师(出法华文句第八卷)
五种阿阇黎(出四分律藏第三十四卷)
五种大师功德(出瑜伽师地论第七十卷)
五种僧(出显宗论第二十卷)
僧五净德(出诸德福田经)
苾刍草五德(出翻译名义第一卷七众弟子篇)
比丘入众五法(出四分僧羯磨下卷)
五众(出翻译名义第一卷七众弟子篇)
乞食遮五处(出显扬圣教论第七卷)
沙门受食五观(出大藏一覧集未入藏)
五种邪命(出大智度论第十九卷)
五法不得授人戒(出四分律藏第三十四卷)
五不退(出起信论疏)
五法退菩提(出涅槃经第二十八卷)
五乘(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上卷)
五乘(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上卷)
五乘(出盂兰盆经疏)
五事生天上(出辩意长者子所问经)
始生天有五种相(出正法念处经第三十九卷)
五净居天(出楞严经第九卷)
初禅天定五支功德(出法界次第上卷)
三禅天定五支功德(出法界次第上卷)
欲天五淫(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五种梵音(出长阿含经第五卷)
天大五衰相(出法苑珠林第五卷)
天小五衰相(出法苑珠林第五卷)
国王五种可爱乐法(出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生净土五不退(出净土十疑论)
五事生人中(出辩意长者子所问经)
人有五苦(出法苑珠林第六十六卷)
众生五事恃怙(出出曜经第一卷)
第十七卷
五人非器(出华严经疏第二卷)
五种不男(出法华文句记第七卷)
女有五障(出法华经第四卷)
结胎五位(出析玄记未入藏)
五行(出圆觉经略疏)
修行五门(出起信论疏)
布施离五种法(出优婆塞戒经第五卷)
施食获五种报(出施食获五福报经)
施果感五不死(出付法藏因缘经第三卷)
五戒(出增壹阿含经第十二卷)
五戒配五常五行(出仁王经疏第二卷)
忍辱五种功德力(出法集经第三卷)
修忍五相(出菩萨善戒经第五卷)
说法五福德(出贤者五福德经)
菩萨听法五种想(出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四卷)
听法五处不作异意(出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四卷)
五心(出宗镜录第四卷)
治五种染(出华严经疏第二十六卷)
修净土五念门(出观无量寿经疏)
五种忏悔(出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法门)
忏悔五法(出圆觉经略疏钞)
五悔(出天台四教仪)
礼拜五功德(出增壹阿含经第一十四卷)
内五法(出难提释经)
五种善根发相(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下卷)
慈有五利(出檀持罗麻油述经)
孝顺五善根(出辩意长者子所问经)
瞻病五德(出四分律藏第四十一卷)
五道(出正法念处经第四十八卷)
方色喻五道(出圆觉经略疏钞)
五无间狱(出地藏菩萨本愿经上卷)
龙五不能隐形(出因缘僧䕶经)
破戒五过(出四分律藏第五十九卷)
犯戒五衰(出释氏要览戒法篇未入藏)
五逆(出华严孔目未入藏)
五篇配五刑(出翻译名义第七卷篇聚名报篇)
五见(出涅槃经第二十五卷)
五结(出阿毗达磨集论第四卷)
五上分结(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五下分结(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五住地惑(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三十一卷)
五利使(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五钝使(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第十八卷
五欲(出天台四教仪)
五欲(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二十七卷)
五盖(出法界次第上卷)
五悭(出成实论第十二卷)
五苦(出析玄记未入藏)
五心裁(出成实论第十二卷)
五妄想(出楞严经第十卷)
五散乱(出华严孔目未入藏)
土有五种(出华严经疏第七卷)
土体五重(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十七卷)
大劫五喻(出大藏一览未入藏)
末世五法令正法不灭(出十诵律第四十八卷)
末法五乱(出法苑珠林第九十八卷)
五五百年(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十一卷)
依次五百年(出毗尼母律论第三卷)
五浊(出法苑珠林第九十八卷)
日行五风(出起世因本经第十卷)
世间五种难得宝(出四分律藏第四十卷)
五种眷属(出法华玄义第六卷)
五精舍(出翻译名义第七卷寺塔坛幢篇)
五种结界相(出善见毗婆沙律第十七卷)
扫地五种胜利(亦名扫地五德出毗奈耶杂事第十四卷)
五体(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三十二卷)
出世五食(出华严经疏第十九卷)
五种净食(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三十六卷)
五种净肉(出楞严会解)
五种不应施(出法苑珠林第八十一卷)
五果(出翻译名义第三卷五果篇)
五辛(出梵网经下卷)
五明(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五十八卷)
五眼(出大智度论第三十三卷)
五梦法(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五十一卷)
五奇特梦(出过去现在因果经第一卷)
五种乐(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十三卷)
五位无心(出成唯识论第七卷)
洗浴五利(出十诵律第三十七卷)
五不应答(出法苑珠林第二十四卷)
五力不可到(出诸经要集第十九卷)
五力难判(出宗镜录第四十八卷)
五种比量(出显扬圣教论第十一卷)
五种色法(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四十六卷)
五尘(出法界次第上卷)
邻虚五尘(出决定藏论下卷)
第十九卷
婆伽梵六义(出佛地经论第一卷)
如来胜德六义(出阿毗达磨杂集论第一卷)
如来功德六种相(出瑜伽师地论第七十四卷)
六即佛(出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第一卷)
六念法(出别译杂阿含经第九卷)
六慧法(出菩萨璎珞本业经上卷)
六坚法(出菩萨璎珞本业经上卷)
六忍法(出菩萨璎珞本业经上卷)
六受法(出大集法门经下卷)
六观法(出菩萨璎珞本业经上卷)
六行观(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二卷)
法华六瑞(出妙法莲华经文句第二卷)
妄尽还源观六门(出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六事明经意(出五苦章句经)
六离合释(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二十五卷)
六种本迹(出宗镜录第七十卷)
六成就(出华严经疏第三卷)
六事成就(出庄严经论第十二卷)
六度(亦名六波罗蜜出六度集经第一卷)
六妙门(出法界次第上卷)
六神通(出法界次第中卷)
六聚戒名义(出翻译名义第七卷篇聚名报篇)
六种性(出菩萨璎珞本业经上卷)
六相(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下卷)
六因(出大智度论第三十二卷)
六种因(出大乘入楞伽经第二卷)
六种调伏(出菩萨善戒经第三卷)
种子识六义(出成唯识论第二卷)
第二十卷
六轮对位(出菩萨璎珞本业经上卷)
六种住(出菩萨地持经第三卷)
六种决定(出大乘庄严经论第十二卷)
六种摄(出菩萨地持经第八卷)
六种阿罗汉(出法华玄义第四卷)
六法师(出大智度论第五十六卷)
六和敬(出法界次第下卷)
六群比丘(出十住毗婆沙论第四卷)
三宝有六义(出诸经要集第一卷)
六欲天(出楞严经第八卷)
六界聚(出中阿含经第二十一卷)
六难(出涅槃经第二十三卷)
父六亲(出善见毗婆沙律第十四卷)
母六亲(出善见毗婆沙律第十四卷)
人死六验(出诸经要集第十九卷)
广六度行(亦名六德之行出成具光明定意经)
六种戒(出瑜伽师地论第四十二卷)
六斋日(出四天王经)
六种巧方便(出菩萨地持经第六卷)
思修六意(出摄大乘论)
六种意乐(出摄大乘论)
起塔有六意(出华严经疏第十九卷)
六法令他欢喜(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三十五卷)
外道六师(出陀罗尼集经)
六苦行外道(出大涅槃经第十六卷)
六道(出法华文句第四卷下)
六蔽心(出大智度论第三十三卷)
六染心(出起信论)
六著心(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三十卷)
六相应想(亦名六想出大集法门经下卷)
六种散乱(出阿毗达磨杂集论第一卷)
六粗相(出起信论上卷)
六种俱生惑(出大乘百法明门论)
六欲(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九卷)
六烦恼(出瑜伽师地论第五十五卷)
第二十一卷
六触生爱(出阿毗达磨发智论第三卷)
六垢法(出显宗论第二十七卷)
六漏(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第三卷)
依正无碍六句(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六种震动(出华严经疏第六卷)
六种动相(出大智度论第八卷)
六根(出楞严经第四卷)
六根功德(出楞严经第四卷)
六根互用(出楞严经第四卷)
龟藏六(出法句譬谕经第二卷)
六识(出法界次第初门上卷)
六种味(出阿毗达磨俱舍论第一卷)
六入(出法界次第初门上卷)
六尘(出涅槃经第二十三卷)
六种力(出增壹阿含经第三十一卷)
六种梦(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五十卷)
六种身风(出显宗论第二十九卷)
舍由六缘(亦名舍心由六出俱舍论第十五卷)
六种论(出瑜伽师地论第十五卷)
僧用六物(出摩诃僧祇律)
七佛(出翻译名义第一卷诸佛别名篇)
婆伽婆七义(出涅槃经第十八卷)
如来七胜事(出优婆塞戒经第三卷)
七种无上(出菩萨地持经第三卷)
如来有七种语(出涅槃经第三十五卷)
周行七步(出涅槃经第四卷)
华严七处说(出华严随疏演义钞第十卷)
华严经题七字义(出华严经疏第三卷)
观心释华严经题七字(出华严经疏第三卷)
七种立题(出天台四教仪集注上卷)
法华七喻(出法华文句)
火宅喻(出第五卷下)
穷子喻(出第六卷下)
药草喻(出第七卷上)
化城喻(出第七卷下)
衣珠喻(出第八卷上)
髻珠喻(出第九卷上)
医子喻(出第九卷下)
第二十二卷
七处徵心(出楞严经第一卷)
大乘七种大义(出大乘庄严经论第十二卷)
大乘七善(出法华文句第三卷)
七种性自性(出入楞伽经第一卷)
七空(出入楞伽经第一卷)
七种第一义境界(出入楞伽经第一卷)
七真如(出瑜伽师地论第七十七卷)
七常住果(出楞严经第四卷)
七辩(出华严经疏第十二卷)
七种定名(出翻译名义第四卷止观三义篇)
七方便(亦名七贤出天台四教仪集注中卷)
七觉分(出法界次第初门中卷)
七知(亦名大乘七丈夫出涅槃经第十四卷)
七净花(出翻译名义第五卷增数譬喻篇)
七财(出十诵律第四十九卷)
藏教七阶(出天台四教仪集注中卷)
菩萨七相怜愍(出瑜伽师地论第四十七卷)
菩萨有七种大(出菩萨地持经第六卷)
善友七事(出华严经疏第十七卷)
小乘七种圣(又名七士夫亦名七丈夫出天台四教仪集注上卷)
七流(出华严孔目未入藏)
华严宗七祖(出佛祖统纪第三十卷未入藏)
七识住(出阿毗昙论第四卷)
七众(出仁王䕶国般若波罗蜜经下卷)
七种人(出涅槃经第三十二卷)
世间七丈夫(出华严经疏第十九卷)
七法不可避(出法苑珠林第六十九卷)
七种不净(出天台四教仪集注上卷)
第二十三卷
七种礼佛(出法苑珠林第二十卷)
七种忏悔心(出慈悲水忏上卷)
七周行慈(出天台四教仪集注上卷)
外道七种无常(出入楞伽经第四卷)
七见(出华严孔目未入藏)
七有(出长阿含十报法经上卷)
七遮罪(亦名七逆罪出梵网经下卷)
七聚(出翻译名义第七卷篇聚名报篇)
七支(出法界次第初门上卷)
七垢(出瑜伽师地论第七十四卷)
七种慢(出楞严经第九卷)
悭法七报(出成实论第十二卷)
七随眠(亦名七使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五十卷)
轮王七宝(出修行本起经上卷)
七宝(出翻译名义第三卷七宝篇)
七宝(出翻译名义第三卷七宝篇)
七金山(出翻译名义第三卷众山篇)
七海(出法集名数经)
七大(出楞严经第三卷)
地动七因(出华严经疏第六卷)
七难(出观音玄义上卷)
七灾难(出仁王䕶国般若波罗蜜经下卷)
七种受胎(出善见毗婆沙律第六卷)
七种生死(出翻译名义第六卷阴入界法篇)
七日轮出(出法苑珠林第一卷)
法没时七秽行(出出曜经第七卷)
第二十四卷
如来八相(出释迦谱第一卷)
八大自在我(出涅槃经第二十三卷)
八音(出法界次第初门下卷)
八支语(出显扬圣教论第十二卷)
八分分如来舍利(出涅槃经后分下卷)
八大灵塔(出八大灵塔名号经)
八藏(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四卷)
八藏(出处胎经第五卷)
八部般若(出般若经)
大品般若
小品般若
放光般若
光赞般若
道行般若
金刚般若
胜天王般若
文殊般若
八还辨见(出万行首楞严经第二卷)
涅槃八味(出方等般泥洹经第二卷)
大海八不思议喻涅槃(出涅槃经第三十二卷)
八背舍(亦名八解脱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十卷)
八胜处(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十卷)
八正道(出法界次第初门中卷)
八智(出四教仪集注)
八念(出大智度论第二十一卷)
大人八念(出中阿含经第十八卷)
八觉(出华严经疏第十三卷)
八忍(出四教仪集注)
八大人觉(出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八识(出宗镜录第四十七卷)
八识缘境广狭(出宗镜录第三十六卷)
八义证有本识(出瑜伽师地论第五十一卷)
八犍度(出八犍度论第二卷)
立颂八意(出华严经疏第五卷)
第二十五卷
八成立因(出阿毗达磨杂集论第十六卷)
八法(出首楞严经义海第十四卷)
八种喻(出涅槃经第二十九卷)
八种异熟因果(出华严经第二十六卷)
菩萨八种因果(出地持经第一卷)
八种变化(出法界次第初门下卷)
八种言(出瑜伽师地论第八十一卷)
阿难八不思议(出涅槃经第四十卷)
阿难具八法(出涅槃经第四十卷)
尼八敬戒(出翻译名义引会正记第一卷七众弟子篇)
尼八弃戒(出楞严义海第二十一卷)
八定(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五卷)
凡小八倒(出涅槃经第二卷)
八位胎脏(出法苑珠林第六十九卷)
闻经八种功德(出大庄严经第十二卷)
八关斋戒(出大毗婆沙论第七卷)
春秋八王日(出法苑珠林引提谓经第八十八卷)
八种人起塔(出翻译名义第七卷寺塔增幢篇)
八福田(出梵网经下卷)
八福田(出教乘法数)
八福生处(出瑜伽师地论第十五卷)
八部鬼众(出翻译名义第二卷八部篇)
八热地狱(出显宗论第十二卷)
八寒地狱(出翻译名义第二卷地狱篇)
八憍配八鸟(出法华文句第六卷上)
八难(出维摩诘所说经上卷)
八苦(出涅槃经第十二卷)
八不正见(出大集经第二十六卷)
八妄想(出宗镜录第七十六卷)
八部(出翻译名义第二卷八部篇)
地动八缘(出增壹阿含经第三十七卷)
珠宝八功德(出正法念处经第二卷)
第二十六卷
八功德水(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八风(亦名八法出佛地经论第五卷)
八种粥(出十诵律第二十六卷)
八不净物(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三十九卷)
八依(出瑜伽师地论第五十卷)
佛具九脑(出大智度论第九卷)
大乘九部(出大智度论第三十三卷)
华严九会说(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十卷)
九种大禅(出地持经第五卷)
九次第定(出法界次第初门中卷)
九识(出宗镜录第四卷)
九缘生识(出成唯识论第二卷至第五卷)
如来藏九喻(出䆒竟一乘宝性论第一卷)
金刚九喻(出能断金刚经论释下卷)
小乘九部(出大智度论第三十三卷)
菩萨修行九种差别(出大庄严经论第六卷)
九病(出长阿含经第六卷)
九种横死(出药师经)
九住心(出大庄严经论第七卷)
第二十七卷
九斋日(出四天王经)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九卷)
九种转变(出入楞伽经第三卷)
鬼分九类(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三十一卷)
九心成轮(出宗镜录第四卷)
九结(出阿毗达磨集论第七卷)
三界九地(出释氏要览中卷界趣篇)
九想(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九卷)
九种食(出增壹阿含经第四十一卷)
九净肉(出涅槃经第四卷)
如来十身(出华严教门指掌未入藏)
十号(出佛说十号经)
如来十力(出大智度论第二十四卷)
佛十无碍(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三卷)
佛十种化不失时(出华严经第四十六卷育字函)
说遍十处(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三卷)
如来十恩(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二十三卷)
佛十宿缘(出兴起行经上下二卷)
十种见佛(出华严经疏第三十五卷)
融三世间十身(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第二十八卷
十种佛(出华严经第五十三卷)
华严十类经(出华严经疏第三卷)
十种教体(出华严经疏第二卷)
教起十因(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教起十缘(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教被十机(出华严经疏第二卷)
十宗收教(出华严经疏第三卷)
玄门无碍十因(出华严经疏第二卷)
十玄门(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一卷)
缘起十义(出华严经疏第二卷)
十妙(出法华经玄义)
境妙(出第二卷上)
智妙(出第三卷下)
行妙(出第三卷下)
位妙(出第四卷下)
法妙(出第五卷下)
感应妙(出第六卷上)
神通妙(出第六卷上)
说法妙(出第六卷上)
眷属妙(出第六卷下)
利益妙(出第六卷下)
十不二门(出法华玄义释籖第七卷下)
十乘(出摩诃止观)
观不思议境(出第五卷上)
发真正菩提心(出第五卷上)
善巧安心(出第五卷中)
破法遍(出第六卷上)
识通塞(出第七卷下)
道品调适(出第七卷下)
对治助开(出第七卷下)
知位次(出第八卷上)
安忍(出第八卷上)
离法爱(出第八卷上)
十境(出摩诃止观)
阴境(出第五卷上)
烦恼境(出第八卷上)
病患境(出第八卷上)
业相境(出第八卷下)
魔事境(出第八卷下)
禅定境(出第九卷上)
诸见境(出第十卷)
慢境(出第五卷上)
二乘境(出第五卷上)
菩萨境(出第五卷上)
十如是(出法华玄义第二卷上)
第二十九卷
十普门(出观音玄义下卷)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出观音玄义上卷)
顺流十心(出摩诃止观第四卷上)
逆流十心(出摩诃止观第四卷上)
理事无碍十门(出华严经疏第二卷)
十门释经(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十波罗蜜(出华严经第三十七卷)
十种智(出华严经第十六卷)
十种智明(出华严经第五十四卷)
十种通(出华严经疏第三十一卷)
十遍处定(出法界次第初门下卷)
十种修三昧法(出大集贤护经第五卷)
十种行观一切法(出华严经第十六卷)
十种忍(出华严经指掌未入藏)
十种不思议法(出菩萨藏正法经第七卷)
十无尽句(出华严经疏第二十三卷)
十种因(出瑜伽师地论第五卷)
十想(出大智度论第二十三卷)
第三十卷
十门叙蜜咒功德深广(出显蜜圆通成佛心要集下卷)
十无尽藏(出华严经第二十一卷)
大乘十喻(出法界次第初门下卷)
性虚空十义(出宗镜录第六卷)
水喻真心有十义(出宗镜录第七卷)
海印三昧有十义(出宗镜录第十八卷)
十法界(出佛祖统纪第五十一卷)
菩萨修十法见涅槃(出涅槃经第三十一卷)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出宝雨经第五卷)
菩萨修十种得地三昧(出宝雨经第三卷)
菩萨修十种念处(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第十三卷)
十受生藏(出华严经第七十四卷)
十金刚心(出华严经第五十五卷)
十种自在(出华严经第三十八卷)
日喻菩萨十种善法(出宝雨经第五卷)
月喻菩萨十种善法(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第七卷)
海导师喻菩萨十种善法(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第八卷)
水喻菩萨十种善法(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第五卷)
第三十一卷
莲花喻菩萨十种菩法(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第八卷)
火喻菩萨十种善法(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第五卷)
十信(出楞严经第八卷)
十住(出楞严经第八卷)
妙高十义喻十住菩萨行(出华严经疏第十二卷)
十行(出楞严经第八卷)
十回向(出楞严经第八卷)
十地(出楞严经第八卷)
十地断障证真(出华严经疏第二十三卷至二十九卷)
十地寄乘(出华严经疏第二十四二十五卷)
十地寄报(出华严经第三十四卷)
十山王(出华严经第四十四卷)
大海十相(出华严经疏第四十四卷)
通教十地(出天台四教仪)
十大弟子(出翻译名义第一卷十大弟子篇)
法师十德(出华严经疏第四十三卷)
十科(出续僧传)
翻译(出第一卷至第三卷)
解义(出第四卷至第七卷)
习禅(出第八卷至第十三卷)
明律(出第十四卷至十六卷)
感通(出第十八卷至第二十二卷)
遗身(出第二十三卷)
读诵(出第二十四卷至第二十五卷)
䕶法(出第十七卷)
兴福(出第二十六卷至第二十八卷)
杂科(出第二十九卷至第三十卷)
十种补特伽罗(出地藏十轮经第五卷)
第三十二卷
长者十德(出翻译名义第二卷长者篇)
菩萨十施(出华严经第二十一卷)
布施十种利益(出月灯三昧经第七卷)
菩萨十戒(出华严经第二十一卷)
菩萨十戒(出梵网经下卷)
大论十种戒(出大智度论第二十二卷)
沙弥十戒(出沙弥十戒法)
持戒十种利益(出月灯三昧经第七卷)
十善(出法界次第初门上卷)
每月十斋日(出法苑珠林第八十八卷)
十忍(出仁王䕶国般若经疏第三卷)
慈忍十种利益(出月灯三昧经第七卷)
精进十种利益(出月灯三昧经第七卷)
禅定十种利益(出月灯三昧经第七卷)
坐禅人十种行(出解脱道论第四卷)
般若十种利益(出月灯三昧经第七卷)
闻经十益(出华严经疏第一卷)
多闻十种利益(出月灯三昧经第七卷)
十法行(出辩中边论下卷)
十种行愿(出华严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四十卷)
十度各三行(出成唯识论第九卷)
十种有依行轮(出地藏十轮经第六卷)
十种发心(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二十四卷)
十念(出诸经要集第二卷)
第三十三卷
念佛十种心(出大宝积经第九十二卷)
十种方便(出晋译华严经第四十一卷)
十行僊(出楞严经第八卷)
十魔(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二十九卷)
十种鬼(出楞严经第八卷)
十缠(出翻译名义第六卷烦恼惑业篇)
十使(出法界次第初门上卷)
十恶(出法界次第初门上卷)
十习因(出楞严经第八卷)
十种见(出瑜伽师地论第八卷)
十恶果报(出华严经第三十五卷)
十不增长业(出瑜伽师地论第九卷)
十种说三世(出华严经第五十三卷)
粥有十利(出摩诃僧祇律第二十九卷)
饮酒十过(出四分律藏第六十卷)
食肉十过(出法苑珠林第九十三卷)
十大数(出华严经第四十五卷)
佛十一持(出华严经第五十三卷)
月有十一事喻如来(出大涅槃经第三十卷)
师子吼为十一事(出涅槃经第二十七卷)
十一智(出大般若经第三卷)
十一善(出成唯识论第六卷)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出华严演义钞第九卷)
十一色(出大乘广五蕴论)
十一声(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八卷)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出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第三十四卷
十二分经(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第三十三卷)
十二因缘(出天台四教仪)
十二入(出法界次第初门上卷)
十二头陀行(出十二头陀经)
十二恶律仪(出杂阿毗昙心论第三卷)
十二妄想(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第二卷)
十二随眠(出众事分阿毗昙论第三卷)
十二类生(出楞严经第七卷)
十二事法(出教乘法数)
日冷十三缘(出长阿含经第二十二卷)
十四无畏(出楞严经第六卷)
念诵忌十五地(出一字佛顶轮王经第二卷)
十五种无明(出鞞婆沙论第二卷)
十六观门(出观无量寿佛经)
十六特胜(出法界次第初门上卷)
十六大力(出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第二卷)
第三十五卷
十六知见(出大智度论第三十五卷)
十六大阿罗汉(出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第四卷)
十六游增地狱(出诸经要集第十八卷)
大乘修多罗有十七名(出法华经优婆提舍论上卷)
十八不共法(出法界次第初门下卷)
十八空(出大智度论第三十一卷)
十八界(出法界次第初门上卷)
十八学人(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十八支(出法界次第初门上卷)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出华严经第九卷)
二十诸天(出诸天传未入藏)
二十空(出大般若经第四十七卷)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出外道小乘涅槃论)
二十种烦恼随眠(出瑜伽师地论第五十九卷)
二十种烦恼现行(出瑜伽师地论第五十九卷)
二十种随烦恼(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二十三卷)
二十难(出四十二章经)
第三十六卷
二十五圆通(出楞严经第六卷)
二十五䕶戒神(出法苑珠林第八十八卷)
二十五有(出天台四教仪)
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出法华玄义第四卷)
二十五种外道㝠谛(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九卷)
二十八天(出天台四教仪)
二十八宿(出法苑珠林第四卷)
三十一色(出翻译名义第三卷显色篇)
如来三十二相(出法界次第初门下卷)
三十二应(出楞严经第六卷)
三十四心断结(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三十六物(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三十卷)
第三十七卷
三十七道品(出法界次第初门中卷)
四十二字门(出华严经第七十六卷)
四十八愿(出大弥陀经上卷)
善财五十三参(出华严经第六十二卷至八十卷)
六十二见(出涅槃经第二十五卷)
佛六十四种梵音(出不思议秘密大乘经第七卷)
第三十八卷
小乘七十五法(出圆觉经疏略钞)
八十随形好(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三十三卷)
八十一品思惑(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八十八使(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九十八使(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大乘百法(出大乘百法明门论)
百八三昧(出大智度论第四十七卷)
一百八法明门(出佛本行集经第六卷)
百八烦恼(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千二百五十人(出过去现在因果经第四卷)
八万四千尘劳(出华严孔目)
八万四千法门(出贤劫经第二卷)